张净雨

作品数:29被引量:16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叙事非线性叙事叙事策略桌面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当代电视》《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电影艺术》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组装的艺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像艺术中的“组合”创意思维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张净雨 杨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沉浸传播时代的未来电影形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2YJC760122)。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的发展,影像艺术创作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从语言学“聚合”和“组合”概念出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像艺术体现出独特的组装思维:在无限聚合的数据库中进行具象化呈现,并通过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电影 组合思维 
《浴火之路》:打拐题材电影的“爽感”叙事
《电影艺术》2024年第6期92-95,共4页张净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沉浸传播时代的未来电影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2YJC760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浴火之路》是一部聚焦“打拐”的影片,但不同于同类现实题材作品,导演五百与编剧尚可采用爽感叙事的方法,对现实题材进行了理想化书写,将受害者变身英雄侠客,寻子路变成复仇之旅。影片通过公路、西部、动作和悬疑等类型元素的叠加,愤...
关键词:爽感叙事 类型叠加 情绪溢出 现实题材教授 
惊奇抑或惊恐——无人机影像的后人类感知美学
《当代电影》2024年第7期104-110,共7页张净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沉浸传播时代的未来电影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2YJC760122)阶段性成果。
本文聚焦无人机影像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从无人机的感知主体、感知方式与审美体验三个方面探讨了无人机影像所呈现的超人类感知美学特征。无人机不仅作为操控图像的主体,实现感知与行动的融合,更通过自由的高空视角与高速复杂的镜头运动...
关键词:无人机影像 感知图像 操作图像 后人类 后电影 
虚实之间:中国新力量导演电影作品中模糊的真实性被引量:3
《当代电影》2023年第7期143-149,共7页张净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沉浸传播时代的未来电影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2YJC760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成长于沉浸媒介的新力量导演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兼具剧情片与纪录片属性的电影。他们借鉴“纪录剧情片”“自反式纪录片”“参与式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从镜头背后的创作者成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将现实世界的元素引入“元电影”的嵌套结...
关键词:纪录剧情片 自反式纪录片 参与式纪录片 元电影 私影像 
时间循环动画考察:非线性的逃逸或是元叙事的落网
《当代动画》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鲁薇 张净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沉浸传播时代的未来电影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2YJC760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时间循环故事作为非线性叙事的一种,经常被视为后现代时间观的体现。日本动画中的时间循环故事数量较为丰富,且延续相似的惯例,可以看作一种类型。那么,日本关于时间循环的动画是否真的体现了后现代相对于现代的断裂,呈现出崭新的时间观...
关键词:日本动画 时间循环 非线性叙事 现代性 
从断裂到延展:逃逸与被征用的劣质影像被引量:9
《当代电影》2021年第12期151-156,共6页张净雨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CUC210B026)。
本文从劣质影像的生成与传播机制,对其概念进行了廓清。劣质影像的核心媒介特性:数字操控性、动态读写性、媒介自反性,呈现出光学电影影像到数字电影影像变革中的媒介断裂效应。而在后电影语境下,劣质影像以"拾得影像"的身份,被再度装配...
关键词:劣质影像 断裂 后电影 延展 
操控抑或被控?——游戏化电影对电子游戏的效仿与反思被引量:21
《电影艺术》2021年第5期25-31,共7页张净雨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CUC210B026)。
本文聚焦游戏化电影,探索电影如何将游戏机制引入影像叙事的具体策略。化身操控机制通过呈现玩家对化身的操控与失控,探究了游戏化身认同机制对自我认知的积极与负面作用。循环时空建构机制既呈现了信息积累的晋级学习模式,又展现了信...
关键词:游戏化电影 游戏机制 化身 循环重复 游戏规则学院 
互动式沉浸:ARG的跨媒介交互叙事实践研究被引量:6
《当代电影》2021年第6期151-158,共8页张净雨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CUC210B026)。
ARG(Alternative Reality Game),意指以现实世界为平台展开的多人协作的跨媒介解谜叙事游戏。本文借鉴叙事学的"世界"隐喻,分别从电影文本呈现的虚构世界、游戏展开的现实世界以及玩家建构的故事世界这三个"世界"层次入手,分析ARG如何...
关键词:ARG 跨媒介 交互 沉浸 故事世界 
数字后人类身体的美学建构与意义生成被引量:9
《当代电影》2020年第7期152-158,共7页张净雨 
本文聚焦于当代数字电影中两类后人类身体——数字真人身体与数字非人身体,梳理其呈现形式及所承载的反思意义。前者对人类身体的独特性、唯一性与时间性提出了挑战,后者则通过多元共生的怪兽等身体形态批判了人本主义的生命政治逻辑。...
关键词:数字真人身体 后人类主义 赛博格 具身 离身 
全球化语境下亚洲作者导演的脱域叙事策略
《当代电影》2020年第4期150-156,共7页张净雨 
具有浓厚本土意识的亚洲作者导演在千禧年后纷纷开启海外拍摄外语片的尝试。其脱域文本以互文方式表现出与多元文化对话的意愿;并通过本土与他乡的镜像空间在"去地域化"和"跨地空间"继续追寻文化身份议题;其跨媒介、跨时空的超越视点,...
关键词:脱域 作者电影 互文 无地域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