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雪

作品数:8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在场当代戏剧弗雷德剧场性剧场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戏剧艺术》《戏剧与影视评论》《南大戏剧论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肉身的物质与文化——从格罗托夫斯基到东方身体
《南大戏剧论丛》2019年第2期47-59,共13页杨小雪 
格罗托夫斯基的表演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被引入中国,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少讨论。然而,在剧场实践中,不少表演者与创作者学习国外表演理论的方法是僵化且无效的。实现舞台上的肉身化是格罗托夫斯基表演理论的核心,也是这位波兰导演最宝...
关键词:表演 格罗托夫斯基 铃木忠志 肉身化 
剧场性与在场性——从迈克尔·弗雷德的三个命题谈起被引量:8
《戏剧艺术》2019年第4期26-37,86,共13页杨小雪 
美国当代艺术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在1967年发表的《艺术与物性》中提出:戏剧是位于各门艺术之间的东西,当造型艺术向剧场倾斜时,造型艺术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弗雷德这篇关于极简主义艺术的批评在造型艺术领域已经引起了许多讨论,但其...
关键词:剧场 剧场性 在场性 当代戏剧 
《神奇理论》:无情感剧场
《戏剧与影视评论》2019年第1期38-46,共9页杨小雪 
从视觉审美的角度来说,法国舞蹈剧场《神奇理论》(Théorie des prodiges,法国卡斯特剧团)无疑是一部精美绝伦的作品。然而在2018年乌镇戏剧节上演期间,不少观众面对着舞台上怪诞的符号和不明所以的姿态昏昏欲睡。舞者们扮作似曾相识又...
关键词:情节剧 乌镇戏剧节 现代戏剧 剧作家 色情片 视觉审美 恐怖片 
歌乐山的三昼夜被引量:1
《戏剧与影视评论》2018年第4期47-53,共7页杨小雪 
新的剧场艺术带来的恐慌不仅在于对传统戏剧范式的否定,更重要的是,它将剧场的边界一再推进,向着其他艺术形式,也向着非艺术。最终,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变得混淆不清,人们对艺术固有的迷恋和执着变得可疑,原来的评判标准不再生效。迈克...
关键词:剧场艺术 乐山 造型艺术 现代主义 非艺术 传统戏剧 艺术形式 评判标准 
《影子(欧律狄刻说)》:精密仪器的失焦被引量:1
《戏剧与影视评论》2018年第1期38-43,共6页杨小雪 
由凯蒂·米切尔(Katie Mitchell)导演的《影子(欧律狄刻说)》[Schatten(Eurydikesagt)]如同一台精密仪器,齿轮与齿轮紧紧咬合,从按下开关的瞬间开始,在75分钟内准确无误地运转,直到结束。影像构成了舞台演出的主体:演员在舞台上...
关键词:欧律狄刻 影子 精密仪器 摄影机 舞台演出 影像 凯蒂 齿轮 米切尔 耶利内克 
古典悲剧的当代呈现——从荷尔德林到卡斯特鲁奇
《戏剧与影视评论》2017年第5期43-48,共6页杨小雪 段超 
1观看罗密欧·卡斯特鲁奇(Romeo Castellucci)的《俄狄浦斯》(?dipus der Tyrann)是一场奇异的体验。在《俄狄浦斯》今年6月受邀来中国演出之前,我曾经看过两部卡斯特鲁奇的作品,其中一部是同样改编自古希腊悲剧的《俄瑞斯忒亚:...
关键词:卡斯特 俄瑞斯忒亚 俄狄浦斯 荷尔德林 古典悲剧 埃斯库罗斯 古希腊悲剧 罗密欧 卡罗尔 索福克勒斯 
疼痛——看戏的感同身受与冷眼旁观
《戏剧与影视评论》2017年第4期10-13,共4页杨小雪 
不久前,瑞士艺术家扬·马鲁斯西(Yann Marussich)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进行了一场极简单的演出《蓝色混响》(Blue Remix):艺术家坐在透明玻璃箱里,蓝色的液体逐渐从他的身体中渗出。演出时长一小时,表演者以极强的控制力使身体如雕...
关键词:当代美术馆 极简单 玻璃箱 阿尔托 本能反应 男人和女人 在场性 我自己 心理活动 就这样 
“小珂×子涵”的《舞蹈共和》
《戏剧与影视评论》2017年第2期20-24,共5页杨小雪 
《舞蹈共和》 只有两位成员的“小珂×子涵”组合是近年来国内最高产的艺术团体之一,也是最繁忙的海外巡演团体。个体艺术家小珂自幼学习民族舞,在大学期间开始摸索着学习现代舞,后来成立了自己的舞蹈工作室。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
关键词:民族舞 艺术团体 复旦大学新闻系 当代舞 商业电影 后现代社会 喜剧性 时代印记 夜店 孤独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