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静

作品数:20被引量:49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土地利用地形起伏度以太降水森林植被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自然资源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地理研究》《河南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方红豆杉地域分布变化被引量:9
《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3期783-792,共10页李艳红 张立娟 朱文博 张静静 徐帅博 朱连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90);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0902)。
气候是影响植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预测气候变化对植物潜在分布范围变动的影响,对促进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结合11个环境变量,预测2050s三种气候情景下(RCP2.6、RCP4.5和RCP8.5)南方红豆杉(Taxus ...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 气候变化 分布格局 Maxent模型 地理指示意义 
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效应多尺度分析被引量:59
《地理学报》2020年第5期975-988,共14页张静静 朱文博 朱连奇 李艳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9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270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已成为当前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对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多尺度分析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实施森林资源管理。综合森林类型图、NDVI、气象和土壤等多源数据,借助CASA模型、InVEST 3.2模型和ArcGIS 10.2软...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 多尺度 CASA模型 InVEST模型 伏牛山地区 
50年来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沟蚀的影响——以克东地区为例被引量:16
《地理研究》2019年第12期2913-2926,共14页李茂娟 李天奇 朱连奇 张树文 朱文博 张静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9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5CB452702);河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5YBZR014)
以位于东北典型黑土区的克东地区作为研究区,以1965年的Corona、2005年的SPOT5和2015年高分一号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获取研究区对应年份的侵蚀沟分布状况;以1954年地形图和1975年的Landsat/MSS、2005年和2015年的Landsat/TM影...
关键词:土地利用 侵蚀沟裂度 东北黑土区 沟蚀 
基于地形梯度的淇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异分析被引量:7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年第4期601-611,共11页冯小燕 朱文博 张静静 李理 徐帅博 朱连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5CB452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90)~~
地形作为最基本的自然地理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太行山淇河流域为例,借助DEM提取高程、坡度信息,采用转移矩阵、区域统计分析和地形分布指数系统分析淇河流域1990—2015年间...
关键词:土地利用 地形梯度 区域统计 转移矩阵 淇河流域 
豫西山区县域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活动分布的关系被引量:16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年第2期55-60,共6页张静静 李艳红 朱连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90)
以豫西山区为例,采用均值变点法提取地形起伏度,以县域为分析单元,选择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两个指标,利用相关分析法定量探究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和经济的影响及其差异,并与海拔高度、坡度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豫西山区地形以中...
关键词:地形起伏度 均值变点分析法 人口 经济 县域 豫西山区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以太行山淇河流域为例被引量:133
《地理学报》2019年第3期446-459,共14页朱文博 张静静 崔耀平 郑辉 朱连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2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90)~~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影响其碳源、碳汇效应,但以往结合时空尺度探讨流域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以太行山淇河流域为例,分析2005-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采用Markov-CLUE-S...
关键词:土地利用 Markov-CLUE-S复合模型 InVEST模型 碳储量 情景模拟 淇河流域 
太行山淇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的影响被引量:45
《地理科学进展》2018年第12期1693-1704,共12页任涵 张静静 朱文博 王丽园 张立娟 朱连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452702)~~
山地作为陆地表面的特殊地域单元,地形起伏较大,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对全球变化信号有放大作用。因此,研究山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对于权衡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nVEST模型,结合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淇河流域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行山淇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被引量:13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5期542-553,共12页何莎莎 朱文博 张静静 叶露培 朱连奇 冯小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5CB452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90;41401504)
山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服务对评估山区生态环境质量非常重要.基于2000-2015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InVEST模型对淇河流域山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淇河流域土壤保持强度明显降低,2000年单位土壤保...
关键词:土壤保持 InVEST模型 淇河流域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 
基于栅格的豫西山区地形起伏特征及其对人口和经济的影响被引量:47
《地理学报》2018年第6期1093-1106,共14页张静静 朱文博 朱连奇 崔耀平 何莎莎 任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90)
地形起伏是约束山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在山地平原过渡带其约束作用更为显著。以位于秦岭—黄淮平原过渡带的豫西山区为例,基于200 m分辨率DEM数据,采用均值变点法确定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并提取地形起伏度;以1∶1...
关键词:地形起伏度 人口和经济 土地利用 空间化 栅格 豫西山区 
山地平原过渡带地形起伏特征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以太行山淇河流域为例被引量:4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4期476-486,共11页张静静 朱文博 赵芳 朱连奇 李茂娟 朱明 张晓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5CB452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71090和41601091)资助
地形对过渡带景观格局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定量探讨其作用机理有助于科学解释复杂地域单元的景观格局,从而深入理解其演变过程.文章以位于山地平原过渡带的太行山淇河流域为例,采用均值变点法提取地形起伏度,从类型和景观两个尺度探讨地...
关键词:山地平原过渡带 地形起伏度 均值变点法 景观格局 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