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平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沉没之鱼》谭恩美后殖民主义西方中心论文化帝国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黑龙江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听力课DFI教学法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324-328,共5页王晓平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No.A20KC110004)资助
根据英语听力理解在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固有特点,提出了针对英语专业低年级英语听力的DFI(Differentiation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即分层教学)听力教学法,即针对不同听力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任务,教师给予听力策略上的指导和训练,...
关键词:听力理解 DFI教学法 区别任务 策略指导训练 听说结合 
从“隐身”、“失声”到奋力抗争——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谭恩美作品被引量:3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93-95,共3页王晓平 
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当代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作品研究"(09YS460)
谭恩美的小说以女性为观察视角,对女性进行书写,探讨女性所经历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谭恩美的《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就通过女儿对家庭历史的探索,建立起了一个以女性为主线的全新家庭谱系,表现了一群通过...
关键词:谭恩美 《灶神之妻》 《接骨师之女》 女性主义 重建族谱 女性解放 
《沉没之鱼》中陈璧璧的“第三空间”身份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年第4期171-173,共3页王晓平 
当代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作品研究(上海市教委项目编号09YS460)
《沉没之鱼》不同于谭恩美以往集中于母女关系为主题的其他著作,它蕴含着多重主题,但是复杂的主题背后却始终隐藏着作者对华裔二代移民身份探索的关注。小说表现了幽灵叙述者陈璧璧对自己所来自的母体文化从排斥到逐步认同的过程,而她...
关键词:陈璧璧 身份定位 第三空间 文化改写 
当西方与“他者”正面遭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沉没之鱼》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年第1期141-142,共2页王晓平 
当代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作品研究(上海市教委项目编号09YS460)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中"他者"这一重要概念着手,探讨了《沉没之鱼》的重要人物:陈璧璧、12名美国游客以及小白哥——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来到东方后,通过与"他者"的正面接触,所表现出来的与"他者"的复杂关系。这些关系恰恰体现了美国人...
关键词:沉没之鱼 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 西方中心论 他者 
当西方与“他者”正面遭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谭恩美的《沉没之鱼》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11期75-76,共2页王晓平 
当代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作品研究(上海市教委项目编号09YS460)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中"他者"这一重要概念着手,探讨了《沉没之鱼》的重要人物:陈璧璧、12名美国游客以及小白哥——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来到东方后,通过与"他者"的正面接触,所表现出来的与"他者"的复杂关系。这些关系恰恰体现了美国人...
关键词:沉没之鱼 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 西方中心论 他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