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红

作品数:5被引量:2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政治大数据风险社会法治化法治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党政研究》《晋阳学刊》《自然辩证法研究》《探索与争鸣》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大数据与风险社会的三维预警被引量: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年第5期98-102,共5页张爱军 刘姝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项目编号14AZZ003)的阶段性成果
大数据作为新的科学技术,从最终意义上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推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量和质的改变。大数据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
关键词:大数据 政治制度风险 社会治理风险 社会极权化风险 科学技术 
微博舆论引导机制研究被引量:4
《党政研究》2017年第2期70-79,共10页张爱军 刘姝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微博政治引导研究”(13BZZ070)
微博言论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微博舆论是社会舆论和网络社会舆论的组成部分。微博言论会迅速形成微博舆论,如果不对微博舆论进行调控,微博舆论就会引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危机。对微博自由及其形成的社会舆论,必须通过有...
关键词:微博 社会舆论 调控机制 新型媒体 网络政治 
大数据:新政治文明时代抑或政治裸体时代被引量:6
《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3期75-82,89,共9页张爱军 刘姝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博政治引导研究"(13BZZ070)
大数据与政治隐私关系研究是一个新课题和新领域。大数据打破了政治隐私的客观性和独特性。具体表现在:大数据将打破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逻辑界限,进入大数据无政治隐私逻辑领域;将打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进入大数据无政治隐私领...
关键词:大数据 政治隐私 大数据脱敏处理 制度化 法治化 
微博政治舆情治理利弊分析被引量:6
《学术界》2017年第3期104-113,共10页张爱军 刘姝红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博政治引导研究"(13BZZ070)的阶段性成果
微博政治舆情治理是社会主义治理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微博政治舆情治理的好坏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兴衰成败,也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目...
关键词:微博 政治舆情 治理 法治 
构建生态文明与制度文明的双赢机制——基于微博的视角被引量:2
《晋阳学刊》2017年第1期81-86,共6页张爱军 刘姝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博政治引导研究"(13BZZ070)
微博的核心是"微"。微博是自媒体,具有自由性、开放性、互动性、层次性和"碎片性"的特点。微博的特点决定了其生成和传播生态文明的特点。微博是生态文明观念建设、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纠错机制的重要平台,给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法治建...
关键词:微博 生态文明 政治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