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东

作品数:21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泰山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家艺术创作绘画视觉艺术艺术样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成人教育》《中国收藏》《收藏》《文化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卢东作品欣赏
《中国收藏》2021年第3期7-7,共1页卢东 
你看到的画面是画家最想表达的心境吗?画家在画面上是如何“埋藏”真情实感的,或者说如何用有限的元素营造出一种视觉与思维的纵深感?这是很多画家探索的课题。乍一看,卢东营造的画面总是那样凌乱、琐碎,但这恰恰是一种隐藏真情实感的...
关键词:真情实感 纵深感 摄影技巧 留白 作品欣赏 视线 
卢东画语录
《文化月刊》2021年第3期189-189,共1页卢东 
能够形成独特鲜明而成熟的艺术风格是每一位画家的愿望。清代著名书画家松年在《颐园论画》中云:"吾辈处世,不可一事有我,惟做书画,必须处处有我。我者何?独成一家之谓耳。此等境界,全在有才。才者何?卓识高见,直超古人之上,别创一格也...
关键词:画语录 吴昌硕 颐园论画 艺术风格 松年 书画  
卢东的作品
《中国收藏》2021年第2期9-9,共1页卢东 
绘画可以用来听吗?从生理学角度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从心理学层面讲,或许是能够实现的。画家卢东在绘画中借鉴了音乐最能打动审美主体的元素,将个人情感体验作用于观者的眼睛,再达到感染其心灵的目的。一幅绘画作品,此时由单纯的视...
关键词:视觉艺术 绘画作品 心理学 情感体验 审美主体 生理学角度 抒情性 
卢东作品
《收藏》2021年第2期175-175,共1页卢东 
艺术创作是一个人个性、修养才情的极致发挥,独特性、差异性、创造性是画家永恒的追求,"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品高格自高,格高调自雅。一位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尤其在形式语言上需投入更多的心智,其过程是十分艰辛的,不但要从造型...
关键词:形式语言 艺术创作 绘画形式 画如其人 文如其人 创造性 差异性 游刃有余 
《秋妆》
《收藏》2021年第1期175-175,共1页卢东 
"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国猫"不一定只吃"国鼠",应常常越境去捉几只"洋鼠"开开洋荤,这样也许更能深刻而准确地品出"国鼠"的独特味道,也可吃"国鼠"就着"洋鼠",尚若有滋有味,不倒胃口,消化又好,岂不美哉。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
关键词:中国画创作 传统中国画 艺术样式 交流碰撞 东西方文化 纯正性 时代潮流 相互影响 
砚边随想
《艺术教育》2021年第1期279-281,278,共4页卢东 
(一)"工笔"和"写意"两者似乎并不对立,人为地划定一个界线,实在毫无道理,只是自己更喜欢或更适合于自己。说到底只是一种形式和手段,"工"与"写"在笔者这里已经进行了"杂交",其实工笔画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可能将不再带有专指性,而带有个人...
关键词:工笔画 专指性 写意 画种 绘画 随意性 
卢东作品
《收藏》2020年第12期175-175,共1页卢东 
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它必须是画家个性的自然流露,它应该是长出来的,不是硬做出来的、想出来的。但是每一个画家又都会受到多种客观现实的制约,如受表现对象的制约,受体裁和工具材料的制约等,成熟的绘画风格应是画家个人主...
关键词:绘画风格 工具材料 客观现实 画家个性 自然流露 风格的形成 表现对象 有机结合 
挚友艺苑
《党员干部之友》2020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辛国栋 李洪勇 卢东 郭景志  
卢东作品介绍
《中国收藏》2020年第11期13-13,共1页卢东 
寄情于物,物皆有灵。艺术家总是将自己的心境、情感赋予给自己笔下的艺术形象。画家卢东就将这种“吟咏性情”的手法运用得得心应手。
关键词:吟咏性情 艺术形象 手法运用 艺术家 
《秋光》
《收藏》2020年第11期176-176,共1页卢东 
艺术家应有自己的主题、观念,应体现一个艺术家独特的立场、角度和情感,否则其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宁可画不好,也要有个性""先求异,再求好",我极为赞赏这两句话,尤其对艺术创作刚起步的青年画家是非常重要而值得沉思的。对于传统,单纯...
关键词:民族传统艺术 青年画家 艺术创作 个体情感 主观愿望 艺术家 生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