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作品数:32被引量:15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泥石流震区崩滑体沟道植被恢复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水土保持通报》《地球科学进展》《人民珠江》《地质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汶川震区植被恢复与同震滑坡活动性动态演化分析被引量: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3年第3期182-192,共11页李明威 熊江 陈明 唐川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AS2022J02)。
强烈的山区地震往往会引发大量同震滑坡,对当地植被覆盖和生长造成直接破坏。作为表现滑坡活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同震滑坡体表面的植被恢复情况对评估震后地质灾害的活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观测资料所限,当前对于震区植被恢复进程...
关键词:汶川地震 同震滑坡 植被恢复 滑坡活动性 
汶川震区绵虒镇“8·20”登溪沟泥石流灾害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年第1期51-59,共9页丰强 唐川 陈明 龚凌枫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004)资助。
2019年8月20日汶川县绵虒镇登溪沟暴发大型泥石流灾害,导致沟口房屋、国道和高速公路损毁,交通中断长达数月,同时大量冲出物质堵塞岷江河道,使岷江河道改道左岸,水位抬升,形成链式灾害。基于登溪沟泥石流形成条件、致灾特征以及泥石流...
关键词:泥石流 登溪沟 形成条件 成灾特征 发展趋势 
四川省汶川县板子沟8·20泥石流成因与易损强度分析被引量:8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1年第2期238-245,共8页李明威 唐川 陈明 龚凌枫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299)资助
2019年8月20日,四川省汶川县绵虒、三江、水磨镇爆发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以绵虒镇板子沟泥石流为典型实例,通过泥石流灾害前后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对比分析,以及雷达数据获取的流域内不同海拔位置的降雨数...
关键词:泥石流 成因分析 FLO-2D 易损性曲线 
泥石流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研究进展探讨被引量:16
《自然灾害学报》2021年第1期165-173,共9页熊江 唐川 陈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299)。
近年来,受极端地震和极端天气的影响,泥石流灾害日益加剧,山区城镇泥石流风险问题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泥石流的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作为防灾减灾的有效途径之一,已在山区城镇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发挥重要的减灾作用。分析总结泥石流早期识...
关键词:泥石流 早期识别 监测预警 研究综述 
四川省汶川县下庄沟“8·20”泥石流成因分析及堵江范围预测被引量:8
《水土保持通报》2020年第6期193-199,共7页罗玉婷 唐川 熊江 陈明 张宪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强震区地质灾害动态演化机制与长期效应”(2017YFC150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急陡沟道泥石流起动—侵蚀—冲出模型研究”(41672299)。
[目的]探究四川省汶川县下庄沟2019年"8·20"泥石流成因、形成过程及堵江特征,为该区域泥石流灾害防治预警提供科学参考。[方法]结合野外调查与遥感影像对泥石流物源供给条件及泥石流形成、侵蚀搬运与堵江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FLO-2D...
关键词:“8·20”泥石流 崩滑体物源 堵江 FLO-2D 
基于OpenLISEM模型的泥石流启动冲出预测被引量:5
《泥沙研究》2020年第4期59-65,共7页陈明 唐川 王飞龙 王晓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299)。
汶川地震后,滑坡、崩塌及不稳定斜坡等不良地质体在震区广泛存在,在暴雨诱发条件下极易发生泥石流。2010年8月13日震区的都江堰市龙溪河流域遭遇暴雨,导致群发性泥石流。以龙溪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在模型率定的基础上,运用Open LISEM软...
关键词:泥石流 启动 冲出范围 Open LISEM 
强震区泥石流流域崩滑体物源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1
《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第3期336-341,共6页罗玉婷 唐川 陈明 熊江 甘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299)。
为探究强震区泥石流崩滑体物源的演化特征,选择汶川强震区典型泥石流流域的多期遥感影像进行崩滑体物源解译,建立了研究区震后崩滑体物源的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并分析了其演变与高程、坡度、坡向、距沟道距离等关键控制因子的关系。通过...
关键词:强震区 泥石流 崩滑体 时空演化 
汶川地震震中地区崩滑体的植被恢复与长期效应被引量:6
《水土保持通报》2020年第3期175-179,共5页王飞龙 陈明 王晓迪 丁军 张皓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强震山区特大地质灾害致灾机理与长期效应研究”(2017YFC1501004)。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震中地区崩滑体自然植被恢复过程,旨在为该区震后地质环境恢复、灾害防治和重建提供依据。[方法]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为研究区,以多期空间分辨率为30 m×30 m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震后崩滑体上的植被动态...
关键词:汶川地震 滑坡体 植被恢复 长期演变 
汶川震区北川县泥石流流域崩滑体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2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0年第3期182-190,共9页李明威 唐川 陈明 史青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299)。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规模同震山体滑坡,随后的强降雨又引发新的山体滑坡,滑坡形成的松散固体物质成为后续泥石流灾害的主要物质来源。为探究强震区泥石流流域崩滑体时空演变特征,文章以北川县魏家沟等8条泥石流流域为例,...
关键词:遥感 崩滑体 时空演变 泥石流 植被恢复 汶川震区 
急陡沟道泥石流起动特征模型试验研究——以汶川县福堂沟为例被引量:9
《地质学报》2020年第2期634-647,共14页李宁 唐川 龚凌枫 杨成长 陈明 甘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7YFC150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72299)的资助成果.
急陡沟道泥石流是汶川震区发现的一类特殊泥石流,调查发现其具有物源量大、侵蚀强烈,冲出规模大等特点,是震区地质灾害治理的难点。本文以汶川县典型急陡沟道泥石流福堂沟为原型,分析了其发育条件和特征,并通过模型试验等手段,还原并分...
关键词:急陡沟道泥石流 汶川县 物理模拟实验 起动模式 起动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