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照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唐诗诗歌大运河文学地理意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沧州师范学院学报》《中国韵文学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水浒词”的功能与择调
《中国韵文学刊》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马吉照 田玉琪 
《水浒传》是考察明清小说中词体运用的极佳范本。“水浒词”在小说中或作开场词,或为人物特写或场面、动作特写,风景描写,人物心理描写,或承担情节衔接、人物抒怀等与叙事内容更紧密关联的功能;所用词调以《西江月》《临江仙》为最多,...
关键词:水浒 词调 明清小说 《临江仙》 《西江月》 
从大运河诗歌看明清河北沿运地区经济与物产被引量:1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14-20,共7页马吉照 王凤丽 
河北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大运河与明清以来华北社会变迁研究”,编号:HB18WH02。
明清大运河诗歌在独特的文学价值之外,对大运河及沿岸地区的社会面貌、民俗风情等多有反映,为后人提供了考察区域历史的宝贵资料。明清时期,河北沿运地区小麦已成为主要农作物,果木以枣、桃、梨最有代表性,长芦海盐是本地区最重要的经...
关键词:大运河 大运河诗歌 沧州 
大运河诗歌与明清漕运--以河北沿运地区为中心
《保定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80-84,共5页马吉照 王凤丽 
河北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大运河与明清以来华北社会变迁研究”(HB18WH02)。
明清文士在大运河沿线留下大量诗歌,这些诗作广泛深入地反映了明清漕运的盛况以及大运河为沿线大小城镇带来的商业和市井的繁荣发展,同时对明清两代漕粮运输的艰难及漕运带来的种种弊端也有深刻反映。
关键词:大运河 大运河诗歌 漕运 河间府 沧州 明清时期 
石崇、绿珠和唐诗中的金谷园意象被引量:2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24-28,共5页马吉照 李国新 
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9030501007)。
西晋石崇的私家园林金谷园是唐人笔下富贵豪奢生活的象征。本文通过对石崇及金谷园有关唐诗的集中考察和赏析,揭示了唐诗中频频出现的石崇、绿珠典故所包含的多重文化意蕴,以及唐代诗人的不同心态和变化着的时代风气。
关键词:石崇 金谷园 意象 唐诗 
唐诗中的冀东地理意象考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57-62,共6页马吉照 杨湘江 
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旅游文化产品‘走出去’营销战略研究"(201303294)
"卢龙"、"榆关"等冀东地名在唐诗中频繁出现,并成为边塞、边地的象征,或与衡阳、潇湘等南方地名并称,作为北方极其僻远之地的代表,构成古典诗文中极具典型意义的地理意象群。对相关地名的实际地理位置进行辨析,揭示冀东地理意象群在唐...
关键词:唐诗 边塞诗 人文地理 冀东 
从唐诗看中晚唐藩镇割据下的河北社会文化状况被引量:1
《保定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66-72,共7页马吉照 李国亮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旅游文化产品‘走出去’营销战略研究"(201303294)
唐诗所反映出的河北地区与唐中央的交流、诗人往还河北及在河北的活动、围绕藩镇的诗歌创作活动等内容说明,藩镇割据使河北文化遭受重创,明显退步和一定程度的"胡化"是客观存在的,但唐后期河北社会文化的主体仍是处于退步、萧条期的汉文...
关键词:藩镇 唐诗 中晚唐时期 河北社会文化 胡化 
唐诗中的漳河及其多重文化意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22-24,共3页牛荦婷 马吉照 
漳河流域不仅是众多唐代诗人的实际经行、歌咏之地,由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漳河等相关历史地名在唐诗中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的地理文化意象,时而标记着盛衰无常的沧桑变迁,时而用作卧病或遁世归隐的代称,而在送人往还于河北时,漳河则往...
关键词:漳河 河北 地域文化 文学地理 
燕赵地域文学史的发展流变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64-67,共4页马吉照 李国新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地也有一地之文学。燕赵文学滥觞于先秦,在魏晋北朝进入勃发期,隋唐和元代是两个鼎盛期,明清两朝借帝都腹地之利持续发展,为踵武期。对燕赵古代文学发展史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为"燕赵文化"提供更为生动清晰的面貌和更...
关键词:燕赵 地域文学 分期 文学地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