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作品数:4被引量:1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俯冲拉分盆地华南地块拆沉构造体制转换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学前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华南中生代构造转换和古太平洋俯冲启动被引量:74
《地学前缘》2017年第4期213-225,共13页李三忠 臧艺博 王鹏程 索艳慧 李玺瑶 刘鑫 周在征 刘晓光 王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国家海洋局重大专项(GASI-GEOGE-01)
长期的华南地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古太平洋俯冲作用于华南的地质记录不是很清晰,尚存争论。一派认为始于二叠纪,另一派认为中生代。本文试图通过华南中生代EW向特提斯构造域和NE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转换过程及转换时间入...
关键词:华南地块 构造体制转换 褶皱 古太平洋板块 走滑断裂作用 拉分盆地 拆沉 
南海打开模式:右行走滑拉分与古南海俯冲拖曳被引量:47
《地学前缘》2017年第4期294-319,共26页王鹏程 李三忠 郭玲莉 赵淑娟 李玺瑶 王永明 惠格格 王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172,41502185,41502321;U1606401);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项目(2015ASTP-0S10);国家海洋局重大专项(GASI-GEOGE-01)
南海作为东亚大陆边缘最大的边缘海,位于太平洋、印澳和欧亚三个板块的夹持之下,处于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的联合作用部位,是揭示新生代两大动力学体系交接转换特征的良好场所。南海海盆为菱形洋盆,包括西北次海盆、东部次海盆和...
关键词:南海 盆地群 走滑断层 拉分盆地 古南海 俯冲拖曳 
洋-陆转换带类型与成因机制被引量:8
《地学前缘》2017年第4期320-328,共9页郭玲莉 李三忠 赵淑娟 刘博 索艳慧 王倩 周在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5023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项目(2015ASTP-0S10)
洋-陆转换带是被动陆缘的特殊构造,是伸展背景下大陆岩石圈与大洋岩石圈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对于理解和认识大洋和大陆的地球动力过程、机制尤为关键。基于不同的被动陆缘类型,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被动陆缘的洋-陆转换带分类及特征,同时...
关键词:洋-陆转换带 火山型被动陆缘 非火山型被动陆缘 岩石圈伸展破裂 
华北地块揳入大华南地块和印支期弯山构造被引量:19
《地学前缘》2017年第4期171-184,共14页郭润华 李三忠 索艳慧 王倩 赵淑娟 王旖旎 刘晓光 周在征 李瑾 兰浩圆 王鹏程 郭玲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41325009);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项目(2015ASTP-0S10)
东亚大陆内存在华北、扬子、华夏、韩国京畿和岭南、日本飞弹、布列亚—佳木斯—兴凯等诸多地块/微地块,多数地块之间从太古宙到中生代都存在复杂的洋-陆格局和聚散过程。研究东亚大陆各个地块/微地块的属性和关系及其拼合过程对东亚大...
关键词:大华南地块 华北地块 弯山构造 印支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