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润华

作品数:7被引量:9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主题:印支期增生造山过程俯冲华南地块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地学前缘》《地质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西藏洞错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圈拆沉的产物被引量:2
《地质通报》2021年第8期1357-1368,共12页车旭 刘一鸣 范建军 于云鹏 郭润华 权立诚 解超明 王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八宿地区寒武纪片麻状花岗岩:对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批准号:4180223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青藏高原冈瓦纳大陆北缘构造演化历程及地球动力学机制》(编号:202012015);《青藏高原古-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异同》(编号:202072017)。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洋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依据。对南羌塘地块南缘洞错地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锆...
关键词:西藏 洞错 晚白垩世 花岗闪长斑岩 拆沉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周缘燕山期微地块聚合与增生造山过程被引量:12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9年第4期824-838,共15页刘一鸣 李三忠 于胜尧 曹现志 周洁 李阳 王誉桦 徐林山 郭润华 周在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401);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BX201700216);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13、2017ASKJ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7M6222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232、41702050、41325009);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联合资助
班公湖?怒江洋多岛弧盆体系的俯冲闭合过程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羌南?保山地块与拉萨地块燕山期的岩浆岩、沉积序列以及变质变形特征,详细探讨了其与班公湖?怒江洋俯冲闭合过程的联系。研究结果...
关键词:青藏高原 燕山期 微地块 聚合增生 
青藏高原羌南-保山板块都古尔地区早白垩世变质辉长岩:对班公湖-怒江洋俯冲闭合的制约被引量:3
《地质通报》2018年第8期1450-1463,共14页刘一鸣 李才 李三忠 解超明 王明 范建军 刘金恒 郭润华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藏北羌塘中部奥陶系海相地层的沉积环境及成因机制探讨》(编号:BX2017002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中部尼则地区晚白垩世构造岩浆事件》(编号:2017M6222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燕山期多板块汇聚与陆缘构造过程》(编号:2017YFC0601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八宿地区寒武纪片麻状花岗岩:对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批准号:41802232)、《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埃迪卡拉纪地层研究》(批准号:41602230)《班公湖
班公湖-怒江洋的俯冲闭合过程对于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羌南-保山板块腹地都古尔地区识别出早白垩世变质辉长岩。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该辉长岩形成年龄为...
关键词:羌塘中部 都古尔 辉长岩 地球化学 班公湖-怒江洋 
华北地块揳入大华南地块和印支期弯山构造被引量:19
《地学前缘》2017年第4期171-184,共14页郭润华 李三忠 索艳慧 王倩 赵淑娟 王旖旎 刘晓光 周在征 李瑾 兰浩圆 王鹏程 郭玲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41325009);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项目(2015ASTP-0S10)
东亚大陆内存在华北、扬子、华夏、韩国京畿和岭南、日本飞弹、布列亚—佳木斯—兴凯等诸多地块/微地块,多数地块之间从太古宙到中生代都存在复杂的洋-陆格局和聚散过程。研究东亚大陆各个地块/微地块的属性和关系及其拼合过程对东亚大...
关键词:大华南地块 华北地块 弯山构造 印支期 
华北东部印支期变形特征:对大陆深俯冲极性的启示被引量:16
《地学前缘》2017年第4期185-199,共15页兰浩圆 李三忠 李玺瑶 郭玲莉 索艳慧 李瑾 王鹏程 赵淑娟 于胜尧 刘博 郭润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601002);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项目(2015ASTP-0S10)
华北东部印支期沿苏鲁造山带的俯冲极性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为了解决印支期在华北地块东部的大陆俯冲极性问题,本文通过收集前人岩石学、年代学、地球物理等资料,同时结合野外调查工作,分析了印支期徐-淮弧形构造区,渤海湾盆地的黄骅、济...
关键词:印支期 华北东部 构造变形 俯冲极性 
那丹哈达地体及周缘中生代变形与增生造山过程被引量:23
《地学前缘》2017年第4期200-212,共13页李三忠 张勇 郭玲莉 索艳慧 曹花花 李玺瑶 周在征 王鹏程 郭润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国家海洋局重大专项(GASI-GEOGE-01)
东亚陆缘中生代增生造山过程及变形响应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区域地质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东亚地质构造演化的一个难点和热点。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就是,古太平洋板块(Izanagi)何时开始启动俯冲?对中生代东亚大陆边缘产生何种影响?...
关键词:那丹哈达地体 构造属性 增生造山过程 就位时代 起始俯冲 古太平洋板块 
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带(Ⅳ):板块重建与Carolina超大陆被引量:24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年第4期1026-1041,共16页李三忠 杨朝 赵淑娟 刘鑫 余珊 李玺瑶 郭玲莉 索艳慧 戴黎明 郭润华 张国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190072;41190070;U160640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项目~~
古元古代与显生宙的板块构造特征和旋回演化过程具有明显区别,反映出地质记录为两种不同的板块构造体制。早古生代为这两个时期的过渡阶段,其构造过程研究与板块重建是地球板块构造旋回机制和周期分析的关键。本文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
关键词:早古生代 造山带 洋陆格局 板块重建 超大陆 RODINIA GONDWANA PANGEA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