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爵士乐有声电影《钢琴小品六首》勋伯格钢琴小品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工业建筑》《黄河之声》《文学艺术周刊》《语文建设》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蓝色激情中的追索——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音乐被引量:1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张艺彤 胡超 
自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在美国上映以来,电影艺术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音乐与其如影随形,已经日益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因子和重要力量,在增加电影画面的欣赏性、推动电影主题表达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起到了不...
关键词:有声电影 电影画面 刻画人物 电影《海上钢琴师》 主题表达 叙事性 欣赏性 发展历程 
爵士乐在东西方电影中的不同表现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6期68-71,共4页张润和 胡超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声电影从初露锋芒到璀璨绽放,电影音乐的艺术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一部电影佳作往往与其中的经典音乐相得益彰、相映生辉。电影音乐已成为电影中的重要表现元素,成为诠释影片的不可替代的独特角色。而爵士乐的问世,极...
关键词:爵士乐 有声电影 经典音乐 表现元素 电影音乐 东西方 不可替代 相映生辉 
唐代音乐与文学中的“和”思想研究--评《唐代音乐与文学》
《语文建设》2021年第21期I0003-I0003,共1页胡超 
盛唐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公认的“黄金时代”,唐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至今仍是后人无法企及的巅峰。当前,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崭新阶段。其中,有关唐代的文学、影视作品大量涌现,许多被“复原”的唐音...
关键词:文化发展史 音乐与文学 唐音 唐诗所 唐代音乐 崭新阶段 黄金时代 研究成果 
爵士乐的中国演绎——从中国化的爵士乐到爵士乐的中国化被引量:1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53-57,共5页胡超 张润和 
西方爵士乐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上海,备受国人喜爱。探究西方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里程,旨在揭示中国爵士乐在发展的各个时期呈现的各种样貌以及中国爵士乐的蜕变历程。从最初的模仿改编,到将爵士乐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相融,中国几代音...
关键词:爵士乐 中国化 创作 传播 
道家音乐批评的历史逻辑与本体建构——以《声无哀乐论》为中心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0年第10期197-202,共6页胡超 
《声无哀乐论》无论是在中国古代音乐批评史上还是在中国美学史上历来都存在争议,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甚至直接指出:"嵇康的声无哀乐的命题,否认音乐包含有哀乐的情感内容,否认音乐能够引起人的哀乐的情感,在理论上是错误的。"(1...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 中国美学史 中国古代音乐 批评史 情感内容 音乐批评 魏晋玄学 声无哀乐 
浅析勋伯格十二音平均作曲技法——《钢琴小品六首》被引量:2
《黄河之声》2017年第10期67-67,共1页胡超 
十二音作曲技法是勋伯格音乐创作最为成熟的时期。一方面,十二音作曲技法对于传统作曲技法的进一步革新,弥补了传统音乐体系僵化的因素;另一方面,它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钢琴小品六首》确实勋伯格成...
关键词:勋伯格 十二音平均作曲技法 钢琴小品六首 
爵士乐的出现与美国的社会文化
《黄河之声》2017年第9期70-70,共1页胡超 
爵士乐(jazz),起源于美国黑人,十九世纪末,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低层。不过,来自于当年的黑人音乐而今却融入美国文化的主流。本论文将通过研读和借鉴相关学术资料,结合自身的认知经验,对爵士乐的出现与美国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进行问题剖析...
关键词:爵士乐 美国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