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元

作品数:6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保守主义民粹主义美国总统文明冲突文化现象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外法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图书评论》《开放时代》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反思民族国家的内外观:宪法和国际法的视角被引量:8
《开放时代》2018年第4期113-128,共16页孔元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课题"中国宪法研究"(项目号:G1604)阶段性成果
当下的中西宪法理论,都是以民族国家为政治前提的,它一方面将世界历史建构为一个从帝国向民族国家的单向运动,进而将政治共同体建构在高度同质的人民想象之中;另一方面又通过人民制宪的政治行动,为成文宪法赋予价值和功能。通过追溯西...
关键词:帝国 民族国家 成文宪法 条约关系宪法化 全球宪法 
博丹与普遍法的“国家”转向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1期122-124,共3页孔元 
不同于后世西方法理学的概念体系,博丹时代的法理学指向一种以国家为中心的主体思考,因此寻找最佳的国家形式成为法理科学的最终目的。在《方法》致辞中,博丹借用柏拉图表明自己的法学研究心志:立法和管理国家的不二之途在于收集并比较...
关键词:法学研究 法理学 博丹 概念体系 柏拉图 立法 法律 
身份政治、文明冲突与美国的分裂被引量:29
《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第12期59-68,共10页孔元 程成 
2017年已届终结,但它所揭示的政治和文化现象却没有被充分考虑。随着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全球化退潮和民粹主义崛起、保守主义复兴等都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这些讨论无疑充分揭示了2016年以来的各种政治现象及其成因,但对于如何理...
关键词:身份政治 美国总统 文明冲突 分裂 白人种族主义 文化现象 民粹主义 保守主义 
宪法政治话语的历史生成:以博丹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中外法学》2017年第6期1584-1608,共25页孔元 
当代宪法政治的理论来自于意志决断和理性论证的混合,前者通过政治过程来实施宪法载明的公意,后者通过宪法解释和审查来约束民主过程,二者构成宪法政治的正反律。这一理论逻辑的概念原点是权力和法的关系,它经过博丹的理论概括而得以现...
关键词:博丹 主权 根本法 萨利克法 自然法 
博丹与普遍法的“国家”转向被引量:1
《清华法学》2017年第5期105-127,共23页孔元 
本文以博丹的早期著作为中心,追踪欧洲近代早期罗马法研究传统的一次革命,它体现为一个以《民法大全》所象征的罗马和帝国大一统为中心的普遍法传统,向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普遍法研究传统的转变。《民法大全》的"成文理性"地位、它作为...
关键词:博丹 普遍法 注释法学 评注法学 人文主义法学 
意识形态与帝国政治:战后美国保守主义的演变与危机被引量:12
《开放时代》2017年第4期134-150,共17页孔元 
本文从意识形态和帝国政治的相互关联角度分析美国战后保守主义的演变。本文试图指出,美国二战之后的保守主义运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体现为战后初期形成的保守主义反共共识、后冷战时期的新旧保守主义争论,以及特朗普所引发的"...
关键词:保守主义 全球化 “另类右翼” 里根 特朗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