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吃人《狂人日记》反省家族狂人日记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郑州师范教育》《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废名《桥》的创作背景探析
《郑州师范教育》2014年第3期63-68,共6页杨阳 
"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项目成果(B-6002-13-003080)
废名与"科玄论争"的细密联系,与大时代风潮的关联,其佛学思想和对社会的想象,都对《桥》的写作影响甚深。历史性地对《桥》进行解读,对于理解《桥》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废名 《桥》 科玄论争 佛学思想 
从自我的忧郁到社会的想象——论沈从文的早期文学创作
《郑州师范教育》2013年第4期54-57,共4页杨阳 
沈从文早期文学创作经历了从《沉沦》式的"青年忧郁病时代"向构建想象的乡土世界的转变,这其中包含了徐志摩等文学前辈的期许和沈从文自身的修正。在沈从文早期作品的变化轨迹中,或可发现理解《边城》《长河》等代表性作品的新角度,并...
关键词:早期 忧郁 想象 乡土 
论艾略特、叶芝对穆旦的影响——以“我”的分裂为例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年第2期33-35,共3页杨阳 
穆旦诗中"我"的分裂来源于其对艾略特、叶芝诗学观念的理解、认同与融合,在艾略特和叶芝观念相契合之处,正可发现穆旦的立足点。
关键词:穆旦 艾略特 叶芝 “我” 
论《狂人日记》的隐喻式写作被引量: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88-91,共4页杨阳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进行的并非是简单象征式的批判与控诉,"吃人"的隐喻的迷雾背后,暗含着的是对自身的强烈的反省、嘲笑与否定,"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狂人的出现,代表了中国农业社会家族内部中的反叛者的诞生,他以流星式的闪现和隐没...
关键词:狂人日记 吃人 隐喻 反省 家族 构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