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刘熙明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南昌市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被引量:77
《气象与减灾研究》1999年第3期40-41,共2页雷桂莲 喻迎春 刘志萍 刘熙 
根据天气诸多因素计算得出舒适度指数,再利用指数的大小划分等级并确定舒适程度。人们可根据当天的指数预报适当地安排室外的生产或活动以及如何防范冷热突变,加强自我保健。
关键词:人体舒适度 指数预报 
白洋淀地区非均匀大气边界层的综合观测研究——实验介绍及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分析被引量:31
《大气科学》2006年第5期883-893,共11页胡非 洪钟祥 陈家宜 刘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33030
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地表通量参数化与大气边界层过程的基础研究”在河北省白洋淀地区进行的两次综合观测实验(时间分别是2004年11月16-22日和2005年9月8~27日),这两次实验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全面深入的资料分析...
关键词:非均匀边界层 综合观测 微气象 白洋淀 
数字经济促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来自市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22-29,73,共9页杨露溪 刘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下一代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基础理论的研究”(61462015)。
现有理论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文章选取2012-2021年间面板数据,对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进行测度...
关键词: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地基GPS/MET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9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年第4期8-13,共6页詹丰兴 傅敏宁 刘熙 俞炳 闻春华 
GPS气象学(GPS/MET)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大气遥感技术。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GPS/MET技术正逐步从科研走向业务应用。介绍了地基GPS/MET遥感大气水汽含量的基本原理,简单回顾了地基GPS/MET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其发展现状,对地基GPS/ME...
关键词:GPS/MET 水汽探测 延迟 层析技术 
鄱阳湖地区地表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气象与减灾研究》2021年第1期25-33,共9页饶志娟 刘熙 汪如良 
2017年江西省气象局面上项目“鄱阳湖地区CO_(2)通量及地表粗糙度特征分析”.
利用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鄱阳湖东岸70 m铁塔的涡动相关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风、温度、通量足迹的分布,重点分析了湍流通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1)鄱阳湖地区夏季主要以南风、西南偏南风和东南偏南风为主,冬季风向多变,...
关键词:动量通量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影响因素 鄱阳湖地区 
“121”跟踪监视系统简介及其应用
《气象与减灾研究》1999年第2期40-41,共2页刘志萍 刘熙 
通过对“121”拨打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历史统计,分析了解“121”的动态发展。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外加强宣传和对内调整“121”内容,提高其拔打率。“121”跟踪监视系统基于此而开发。
关键词:121 跟踪监视系统 介绍 应用 
夏季鄱阳湖上空对流系统减弱过程分析被引量:3
《高原气象》2013年第3期865-873,共9页傅敏宁 郑有飞 邹海波 刘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5003;4096500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09LASW-A02);江西省2009年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GZH0051)共同资助
利用6h一次的NCEP分析资料和南昌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6min一次的组合反射率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23日10:00-16:00(北京时)江西西北部幕阜山脉上空对流云团东移经过鄱阳湖主体时显减弱或消亡过程。同时,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WRF对...
关键词:WRF模式 对流活动 向外长波辐射 热通量 鄱阳湖 
直流大电流测量仪研究与设计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30-35,共6页刘熙 叶志伟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资助项目(黔科合外G字[2014]7007号)
针对当前大功率直流供电场合大电流测量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直流大电流测量仪。由低功耗单片机MPS430和ADC0832组成的测量系统,利用巨磁阻传感器完成对电流的采样,完成了对直流大电流的测量。经过实际测试表,该系统能够测量...
关键词:大电流测量 巨磁阻效应 巨磁阻传感器 低功耗单片机 
江西强冻雨天气形成特征分析被引量:21
《气象》2011年第1期66-74,共9页马中元 刘熙 吴琼 李德俊 王华军 郑劲光 金米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09LASW-A02);江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JXQX2008Z05;JXQX2009Z04)共同资助
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气候资料、NCEP 2.5°×2.5°再分析资料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江西50年来出现的18次持续3天10站次以上冻雨天气过程的形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1)地面冷高压、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南支槽、850hPa切变线、...
关键词:冻雨 天气系统配置 前期候(旬)增温 逆温层结构 逆温区特征 
江西持续性冻雨的行星尺度特征分析被引量:5
《气象科学》2010年第6期806-813,共8页刘熙 吴琼 马中元 郑劲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6500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09LASW-A02);江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JXQX2008Z05;JXQX2009Z04)
应用常规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和NECP 2.5°×2.5°的再分析资料,对1959—2008年期间发生在江西的持续5 d及以上的冻雨天气过程进行行星尺度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江西持续性冻雨天气期间,500 hPa高纬度地区的阻塞高压、中纬度的低槽以及低...
关键词:持续性冻雨 行星尺度 相关 逆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