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周连庆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基于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被引量:3
《地震》2015年第1期55-64,共10页张宝文 赵翠萍  
南北地震带中部潜在强震危险区的监测和研究(I2011IES010104)
本文使用沿川滇块体东边界主要断裂带(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布设的37个临时台站和四川区域台网14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收函数,采用接收函数H-κ反演方法得到了30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
关键词:地壳厚度 泊松比 川滇块体东边界 接收函数 
磁絮凝技术在油田废液治理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4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年第5期158-159,共2页张晓彩 林森明 何飞 陈义丽 阿曼古.吐尔逊  
磁絮凝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废液处理工艺,可以大大缩短废液治理中的沉降时间。室内试验表明,当磁粉平均粒径45μm,投加量14 g/L时,可保证沉降时间在10 min内。所设计的磁絮凝工艺路线,将6 0%~8 0%的含磁污泥回流,可大大提高磁粉回收率。磁...
关键词:磁絮凝 磁粉粒径 磁粉投加量 污泥回流 
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在常见沙门菌分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年第3期107-110,共4页盛翔宇 张智杰 薛文成  梁雪妮 刘蒙蒙 孟冬娅 
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No.2011225021)
目的建立沙门菌的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溶解曲线(PCR-HRM)分型方法,结合DNA测序方法,比较PCR-HRM分型方法和血清学分型方法的一致性,评价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全部32株沙门菌,先用传统的血清学分型技术进行分型,然后选择flj B...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 沙门菌 分型 
控制远处发射机自动开关系统的设计
《西部广播电视》1999年第1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发射机 开关系统 设计 广播 电视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 创新干部培训方法被引量:1
《中国培训》2005年第10期57-58,共2页 
我局是全路最大的铁路局,现有干部4万余人,按照5年一个培训期的规定,我局每年培训干部数量要在8000人以上。为了使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对培训工作进行了调研。
关键词:干部培训 能力建设 创新 培训 铁路局 
自动尿液分析仪用于酵母样真菌筛查的临床及实验室评价被引量:4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第22期3017-3018,共2页 刘蒙蒙 褚美玲 于静波 任微 薛文成 何莉 
目的评估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酵母样真菌检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临床尿培养标本中酵母样真菌检测阳性且同时检测尿液常规分析的病例,以培养结果为标准,评估UF-1000i自动分析仪器对酵母样真菌的检测效果。结果 UF-...
关键词:尿沉渣 尿路感染 酵母样真菌 
人工智能地震分类研究进展综述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5年第1期25-47,共23页陆天然 段梦乔 李子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000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406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EAIEF20230210)联合资助.
各类地震的正确分类对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降低天然地震或人工地震灾害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许多科技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各类型事件分类特征及难点的主要认识,以...
关键词:天然地震 爆破 诱发地震 火山地震 地震分类 人工智能 
MALDI-TOF质谱仪在临床常见细菌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2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第16期2228-2230,共3页王冰 任晓 褚美玲 杨柳 盛翔宇  薛文成 孟冬娅 
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2011225021)
目的探讨两种质谱仪Biotyper MS和Vitek-MS系统在临床常规分离细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分离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分泌物和痰液等标本的临床常见菌细菌149株(包括14个菌属和30个菌种)。同时...
关键词:细菌 质谱分析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人工智能实时地震监测分析系统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7
《地震》2021年第3期1-21,共21页 赵翠萍 张捷 车时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8CSES0202、2020IEF1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4054)。
"智能地动"(EarthX)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实时运行的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2018年12月起,"智能地动"系统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试运行,实时处理川滇地区123个地震台站数据。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检测、拾取震相进而定位地震,在第...
关键词:人工智能 实时地震监测 机器学习 地震搜索引擎 震源机制 
基于深度学习的山东平原M_(S)5.5地震余震检测及发震构造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2025年第3期925-937,共13页戴宗辉 郑建常  曲均浩 王鹏 尹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109700-2);山东省地震局科技创新团队培育专项(TD202302)共同资助。
2023年8月6日山东省平原县发生M_(S)5.5地震,由于地震发生在少震区且有感范围较大,此次地震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分析此次地震序列的余震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利用2023年8月6日至31日的续波形数据,对8月6日山东平...
关键词:深度学习 双差定位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发震构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