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魏光飚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重庆万州盐井沟动物群首次发现小猪头骨化石
《第四纪研究》2023年第3期793-802,共10页胡海虔 余海东  熊璨 林雨 王荀仟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研究》项目(批准号:ZC-2021018)资助。
重庆万州盐井沟是中国南方最经典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产地之一,因化石数量众多、种类多样和完整度极高而著名,但目前重庆万州盐井沟动物群已报道的猪科动物化石仅为野猪(Sus scrofa)和猪属未定种(Sus sp.)。现今可考证的化石点为建国...
关键词:小猪 形态分类学 晚更新世 四方地化石点 万州盐井沟动物群 
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晚更新世鼠科动物化石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23年第3期803-818,共16页陈少坤 庞丽波 吴雁 胡鑫  
河北地质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批准号:KJCXTD-2021-01);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B26000000)共同资助。
重庆市巫山县玉米洞遗址出土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是华南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晚更新世中-晚期的鼠科动物较为丰富,在层位上对应于MIS 4和MIS 2时期。形态学观察显示玉米洞的鼠科化石分别属于5属10种:笔...
关键词:玉米洞遗址 鼠科动物化石 晚更新世 古环境 
重庆武隆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巨猿化石
《人类学学报》2024年第5期701-711,共11页胡海虔 黄万波  代辉 熊璨 何树兴 姜涛 
重庆市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研究(ZC-2021018);重庆市古生物化石资源普查(ZC-2021017)。
梅子湾大洞是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的一处水平溶洞,新近发现了9枚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牙齿和大量其他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研究,梅子湾大洞巨猿的牙齿化石尺寸偏小、龋齿率高、中老年个体比例大,属于早期的步氏巨猿类型。伴...
关键词:步氏巨猿 哺乳动物群 早更新世早期 梅子湾大洞 重庆 
草原猛犸象(Mammuthus trogontherii)新材料及猛犸象的起源与演化模式探讨被引量:1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6期715-723,共9页 胡松梅 余克服 侯亚梅 厉新 金昌柱 王元 Jianxin ZHAO 王文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J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806400)资助
最新的研究材料表明,草原猛犸象(M.trogontherii)在中国的生存时代延续至晚更新世.起源于非洲的猛犸象(Mammuthus)自晚上新世(3.5~3.0Ma)首次进入欧亚大陆以来,东亚地区就成为了该世系的演化中心.罗马尼亚象(M.rumanus)→南方象(M.meri...
关键词:草原猛犸象 松花江猛犸象 MSE 异域成种 走出东亚 气候 
化石的残缺
《化石》2004年第4期19-20,共2页 
关键词:化石 系统演化树 物种 生命演化 
三峡地区最晚更新世的梅氏犀兼述中国南方更新世的犀牛化石被引量:6
《人类学学报》2012年第4期381-394,共14页陈少坤 黄万波 裴健 贺存定 秦利  冷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30210;41072013)资助
重庆市巫山县迷宫洞是一处重要的晚更新世晚期的古人类遗址,其绝对年代为距今13150±190年。本文研究了这一遗址出土的犀牛化石,材料包括头骨碎块、下颌、牙齿及数件头后骨骼。这些材料被鉴定为梅氏犀或称基什贝尔格犀(Stephanorhinus k...
关键词:三峡地区 梅氏犀 中国犀 更新世 中国南方 
甘肃灵台雷家河剖面中的[鼠平]类化石与中国[鼠平]类生物年代学进展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11年第4期622-635,共14页张颖奇 郑绍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020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159)资助
系统记述了产自甘肃灵台雷家河文王沟93001地点和小石沟72074(4)地点的(鼠平)类化石,包括比例克模鼠相似种Mimomys cf.M.bilikeensis、甘肃模鼠Mimomys(Cromeromys)gansuntcus、欧洲异费鼠Allophaiomys deucalion、繁昌维蓝尼鼠相似种Vi...
关键词:孵类化石 雷家河剖面 [鼠平]类生物年代学 系统发育关系 演化谱系 
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中–晚更新世鹿科动物化石
《古生物学报》2023年第1期134-146,共13页陈少坤 庞丽波 吴雁 胡鑫  
河北地质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KJCXTD-2021-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联合资助。
重庆市巫山县庙宇盆地的玉米洞是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的鹿科动物化石计有3属3种,且均有保存状态较好的角化石,为华南中–晚更新世鹿科化石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大赤麂Muntiacus muntjak margae以角的...
关键词:玉米洞遗址 鹿科 葛氏斑鹿 中–晚更新世 古环境 重庆 
长毛鼠(Diplothrix,Muridae)化石在日本琉球群岛以外的首次发现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10年第6期497-503,共7页王元 金昌柱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806400);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J0630965)资助
记述了产自安徽繁昌人字洞早更新世早期的扬子长毛鼠(新种)Diplothrix yangziensis sp.nov..现生长毛鼠属为单型种,仅生活于日本的琉球群岛,其化石也仅零星发现于其栖息地晚更新世的地层中.新种以M1齿尖横脊较平直,上臼齿的t3,t9发育,M...
关键词:安徽人字洞 早更新世早期 长毛鼠 
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在小哺乳动物化石分类鉴定中的应用——4种类化石大样本的个案研究(英文)被引量:3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2年第4期361-372,共12页张颖奇 严亚玲 刘毅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9020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2-YW-159)资助
小哺乳动物化石在晚新生代生物地层学和生物年代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筛洗法在古生物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后,通常可以采集到数量可观的标本,使得其地位较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更加彰显。因此,小哺乳动物化石标本的分类鉴定也成了一项...
关键词:几何形态测量学 线性判别分析 小哺乳动物 分类鉴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