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伤寒例》 "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读后被引量:4
《福建中医药》1985年第4期48-50,共3页张志豪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据其自序,当为东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以后所撰著,距今已一千七百余年,历经战乱,原书早已散失,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至宋代始刊印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在宋以前印刷术未发明,书本多由...
关键词:古本 伤寒论》 仲景 伤寒 桂林 广西 伤寒 桂枝二越脾一汤 伤寒 平脉 《脉经》 
论汉代卦气说视角下时令节气的疾病思想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4期40-45,共6页刘立伟 毕洋 柳长华 范逸品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Z0756);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070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SCJJ23ND275);王永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Z0815)。
汉代卦气说承卜筮易学之余脉,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灾异论为构建基础,形成了统摄天地气运的占验象数易学。其中以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应期与否,表示风雨寒温象数占验的灾异占候思想被引入到医学中,在《黄帝内经》《伤寒论》中充分体现。...
关键词:卦气说 二十四节气 象数易学 时间医学 时行疫气 伤寒 五运六气 
伤寒》当为《伤寒论》概论析
《河南中医》2000年第5期3-4,共2页赵永生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相当于全书总论 ,属概论性质 ,而《伤寒论》为何没有概论性质的总论呢 ?作者通过考证 ,认为《伤寒》实为《伤寒论》
关键词:张仲景 伤寒论》 伤寒 
伏气学说的内涵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6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年第5期34-35,共2页齐文升 
伏气学说源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经王叔和阐发而成为温病理论的重要方面。王叔和在《伤寒》中指出:“春气温和,夏天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
关键词:伏气学说 其临床应用 伤寒 温病理论 《内经》 临床实践 王叔和 病者 
祛风解毒法治疗过敏性疾病被引量:2
《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第9期1-1,共1页郭子光 
"毒"作为病因概念,早在《内经》中就有叙述,如《素问·刺法论》有"避其毒气"之云。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阴毒"、"阳毒"为病之论。晋·王叔和《伤寒》阐述了"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的机理。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 解毒法 治疗 祛风 《金匮要略》 伤寒 病因概念 《内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