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两栖类动物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动物断肢再生能力的启发
《化石》2021年第2期67-68,共2页彭霄鹏 吕亚奎 尚瑞书 
在广袤的自然界中,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仅具有极为有限的再生能力,而我们熟知的守宫动物遇到掠食者时可以自断尾巴逃跑,断尾还能继续跳动来吸引掠食者的注意之后守宫再生出一条新尾巴,然而以蝾螈等为代表的两栖类动物则能在特定时...
关键词:两栖类动物 再生能力 组织器官 尾巴 
世界现存最大两栖动物
《广西林业》2015年第4期42-43,共2页雷超铭 
“娃娃鱼”学名大鲵,3亿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生存并延续的珍稀物种,也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被称为“活化石”.大鲵,有中国大鲵和日本大鲵两个种.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取其叫声像婴儿啼哭.日本大鲵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
关键词:两栖动物 中国大鲵 世界 珍稀物种 两栖类动物 娃娃鱼 活化石 俗称 
美国农业部主办外来入侵禽、哺乳、爬行两栖类动物管理国际座谈会
《中国动物检疫》2007年第9期55-55,共1页袁丽萍 
2007年7月30日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2007年8月7日至8月9日,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验检疫局(APHIS)举办为期3天的外来入侵(或非本土)野生动物物种韵国际座谈会。会议在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希尔顿克林斯堡举行.由APHIS野生动物保护局野...
关键词:美国农业部 两栖类动物 入侵 国际 哺乳 爬行 野生动物保护 科罗拉多州 
“最最”箭毒蛙
《生命世界》2009年第11期87-87,共1页
箭毒蛙亦称毒标枪蛙或毒箭蛙,属於毒蛙科。是世界上最毒的两栖动物,也是现在世界上已知的最小的两栖类动物,某些种成年蛙的身长仅1.5厘米,但也有少数种可以达到6厘米。也就是说箭毒蛙至少持有两项世界之最。它们很有可能还是...
关键词:蛙科 两栖类动物 两栖动物 世界  身长 斑纹 
美蛙的网箱饲养管理技法
《福建农业》2010年第5期27-29,共3页曹玉佩 
美蛙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是我国引进的肉蛙新秀,为食用蛙中体型比较大的,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美蛙系两栖类动物,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产卵率高、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的持点。用网箱高密度养殖美蛙,能有效地利用池塘、水库、江河...
关键词:美蛙 饲养管理 网箱 技法 两栖类动物 高密度养殖 营养丰富 加拿大 
科学家确定最具毁灭性野生动物疾病起源
《江西饲料》2018年第3期45-46,共2页
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对中美洲云林中的树蛙和其他两栖类动物的快速、不明原因的死亡感到困惑。当爬行动物学家意识到世界各地两栖动物的数量均在减少,且一些物种濒临灭绝时,他们的担忧随之增加。直到1998年,他们才发现了罪魁祸首:一...
关键词:动物疾病 起源 科学家 两栖类动物 野生 毁灭 研究人员 两栖动物 
再探“水中毒王”--海蛇
《科技信息(山东)》2012年第24期45-45,共1页佚名 
海蛇与陆地上的眼镜蛇曾是一家人,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在距今7千万至2亿3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两栖类动物中的一部分终于彻底告别水乡,完全在陆上定居了,从而进化为爬行动物——蛇。可是,还有一部分蛇却依然怀恋故乡,再一次...
关键词:海蛇 水中毒 中生代晚期 两栖类动物 爬行动物 眼镜蛇 进化 哺育 
青蛙通道
《人与自然》2009年第6期17-17,共1页Lindsey Konkel Hara Woltz(图) 
哥伦比亚大学的景观建筑师和生物学家Hara Woltz接手了一个棘手的任务——为两栖类和爬行动物建造穿越公路的通道,她需要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来设计不同的通道。这个任务听起来很奇怪,可是事实上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和许多侣...
关键词:爬行动物 两栖类动物 青蛙 哥伦比亚大学 动物迁徙 景观建筑师 
四种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物的生物活性比较被引量:3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年第7期155-157,共3页潘朋朋 李吉平 侯峰 徐静 刘文森 万家余 刘琳娜 孙玉成 王东旭 高宏伟 
抗菌肽是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具有生物活性的小肽,是带正电荷的两性分子。许多科学家曾认为宿主天然防御系统的主要参与者是白细胞(如肥大细胞)、血清蛋白(如补体)、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
关键词:生物活性 两栖类动物 活性比 分泌物 皮肤 两性分子 肥大细胞 防御系统 
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抗菌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24-29,共6页肖冰 和七一 张康 李金波 余晓东 
重庆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No.CSTC2010CA1010);重庆市教委基金项目(No.KJ090824)
近年因病原性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迫切需要从各种自然资源中寻找新的抗菌药物;因两栖类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水溶性好、抗原性低、抗菌作用强等优点,成为筛选抗菌药物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就两栖抗菌肽的生物活性、分子结构、家族分...
关键词:两栖类动物 抗菌肽 生物学性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