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作物抗病性 "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利用诱发突变与离体培养技术改良农作物抗病性第二次研究协作会议召开
《核农学通报》1989年第3期114-114,共1页王琳清 
由 FAO/IAEA 联合处 N.村田伸夫(Murata)博士主持的“利用诱发突变与离体培养技术改良农作物抗病性第二次研究协作会”,于1989年2月13—17日在泰国曼谷召开。12个国家的科学家[Y.Adu-Ampomah(加纳),E.Chevreau(法国),R.R.Espino(非律宾)...
关键词:离体培养 技术改良 诱发突变 作物抗病性 协作会 澳大利亚 泰国曼谷 第二次 匈牙利 科学家 
利用CRISPR/Cas技术改良作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江苏农业学报》2020年第5期1312-1321,共10页范德佳 陈士强 王建华 张容 刘建凤 陈秀兰 何震天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6ZX08002-001);省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PZCZ2017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2101、2017YFD0-10080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81213);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项目[SJ(17)303]
病原体引起的作物病害日益增多,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CRISPR/Cas等基因组编辑技术能够实现基因组DNA片段插入或缺失、碱基编辑以及基因表达调控,已成为作物抗病育种的重要方法。植物具有模式触发免疫反应(PTI)和效应子触发免疫反应(E...
关键词:基因组编辑技术 CRISPR/Cas 作物抗病性 
保护耕作抑制玉米真菌病害发生的机制
《土壤与作物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白子轩 敖曼 葛志强 焦明翠 潘珠云 马驷骢 关义新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XDA28080101).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玉米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害侵染,其中真菌病害分布广、传播快且危害大,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影响。本文针对病原侵染玉米后“呼救”-响应-抵抗3个方面,综述了保护耕...
关键词:保护耕作 真菌病害 “呼救”假说 微生物群落 作物抗病性 
粮食作物抗病性监控及区域布局技术培训班在湖北举办
《农药市场信息》2019年第11期11-11,共1页郑庆伟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粮食作物抗病性监控及区域布局技术培训班。来自辽宁、黑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的80余名植保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湖南省农科院等教学科研专家介绍...
关键词:作物抗病性 粮食作物 区域布局 
蔬菜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
《农民文摘》2005年第9期51-51,共1页齐怀真 
土传病害指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在发病后期,能导致植株大面积的死亡,是一种毁灭的病害。现将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土传病害 综合防治 蔬菜品种 作物抗病性 土壤 根腐病 青枯病 危害 黄萎病 枯萎病 
我国农作物抗病性研究与利用被引量:1
《世界农业》1988年第1期39-41,共3页曹如槐 
世界上许多国家及农业研究中心十分重视作物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略晚,但进展较快,收效甚大。如我国历史上曾多次流行成灾的小麦条锈病,由于采用了以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近20多年来未在大面积上流行...
关键词:作物抗病性 研究与利用 抗病品种 丝黑穗病 品种资源 小麦条锈病 抗病性鉴定 抗病育种 玉米种质资源 抗赤霉病 
科技转让集锦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3年第S1期28-28,共1页
高效多元微肥系列产品 作物除需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外,还需微量元素(锌、硼、锰、钼、铜、铁、氯等),经全国各地6年400多个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该肥,粮食作物平均增产10%左右,蔬菜及瓜果经济作物平均增产15%左右,该所可提供粮食、作物...
关键词:系列产品 试验结果 科技 中量元素 多元微肥 经济作物 经济效益 作物抗病性 投资少 效益高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生物技术》1997年第2期4-10,共7页康俊根 王永飞 
关键词:植物基因工程 作物抗病性 病毒病 
作物抗病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
《生物工程进展》1990年第4期32-36,共5页曾以申 
据有关部门统计,因病害全世界每年损失的农作物约为总产量的10%,即每年约损失600亿美元。这个巨大的损失还是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防治基础上。病害不仅使农作物减产还常使农产品质量下降且妨碍农产品的贸易和检疫上的麻烦。培育...
关键词:作物抗病性 抗病基因工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