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历史记忆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变幻的历史记忆
《读书》2000年第12期111-116,共6页张鸣 
关键词:义和团 学术界 中国人 历史记忆 胡适 耻辱 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帝国主义 思想体系 
二战不容忘记的历史记忆
《文苑》2007年第8期5-5,共1页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84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军民伤亡达1亿人以上,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造成空前浩劫。
关键词:历史记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忘记 二战 世界文明 人类社会 
北京“老莫餐厅”:公共空间的苏联形象与中苏关系变迁的映像被引量:2
《俄罗斯学刊》2018年第4期80-94,共15页张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化冷战视野下苏联知识界与苏联东西方外交战略研究(1946-1991)》(项目批准号:17BSS003)阶段性成果
莫斯科餐厅始建于1954年,是北京历史的重要符号,也是中苏关系的重要象征。开业至今,经历了由"政治符号"向"文化符号"的转变,其牵涉的不仅仅是这一家餐厅的历史,还有中国现代史和北京城市史以及中苏关系史。莫斯科餐厅落成后,得到中苏两...
关键词:莫斯科餐厅 中苏关系 历史记忆 北京社会 
日本新宫市医药之神徐福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建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70-75,共6页华雪梅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WWC001);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1SJA1191);2020年度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项目(KYY20520)。
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的徐福传说历史久远,徐福作为医药之神被祭祀之习俗,在当地的史料记载与民间传说中均可得到证实。文章基于田野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材料,分析并考察徐福信仰的历史传承方式与当代建构模式。研究发现,新宫市的徐福传说...
关键词:医药之神 徐福传说 历史传承 当代建构 历史记忆 
五四运动若干史料细节钩沉
《党史博采(上)》2023年第4期47-50,共4页杨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和阐释。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2019年4月1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14次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4月20日)。他从四个方面做出密的科学规...
关键词: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 北大红楼 历史记忆 老北大 钩沉 研究成果 历史沿革 
慰安所旧址保护利用与历史记忆当代重构——以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保护与利用为例被引量:2
《抗战史料研究》2016年第1期25-34,共10页朱成山 刘广建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现存面积最大、保存较完整的日军慰安所遗址之一,是见证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暴行的重要证据。然而,对于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保护和利用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本文以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为例...
关键词:利济巷慰安所旧址 “慰安妇”制度 历史记忆 
从西双版纳到兰纳:泰国清坎傣泐如何记忆历史被引量: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3-21,共9页龙晓燕 
云南大学"211工程"三期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1132022-10004)
在整理相关文献并对泰国帕尧府清坎县傣泐历史记忆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清坎傣泐如何从西双版纳迁徙到泰北,他们如何记忆历史以及如何从这种历史记忆中找到其身份认同的。从中人们可清楚地看出西双版纳是清坎傣泐历史记忆的基础...
关键词:泰国 傣泐 历史记忆 族群认同 国家认同 
在“当代”与“历史”之间——程光炜教授访谈被引量:7
《学术月刊》2013年第7期171-176,共6页程光炜 魏华莹 
程老师,您好!您是77级大学生,近年来看到您同龄人的一些文章,似乎很容易提到高考往事。对77、78级大学生来说,似乎每个人都有着曲折的携带着伤痛或欣喜的高考往事,这大概是这一代人最为深刻的历史记忆,当然也是你学术研究的基点...
关键词:历史记忆 程光炜 当代 学术研究 求学经历 大学生 同龄人 高考 
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的建构——地域文化视阈下《永远的大运河》散论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向淑君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京畿文学与文化研究"(ZD201427)的阶段性成果
河北省廊坊市本土作家刘凤起的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具有鲜明的北运河地域文化特征。北运河文化是运河文化和燕赵文化交融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大运河"父亲河"的精神内涵承载了北运河儿女对华北抗战的历史记忆。小说中北运河...
关键词:《永远的大运河》 北运河 地域文化 历史记忆 民族精神 
浊流与江河
《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15期80-80,共1页梁文雷 
钟肇政去世了。这个出生于日据时代、年幼时“失语”、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复声”的作家,一生都在用客家写作、殖民写作和伤痕书写保留民族、家族的历史记忆。作为台湾“大河小说”举足轻重的人物,钟肇政的文学生命也如同浊流汇入江河的...
关键词:钟肇政 大河小说 抗战胜利后 文学生命 历史记忆 日据时代 江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