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土地利用转移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4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期102-108,共7页张云红 王道杰 江晓波 计伟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项目(KZCX2-XB2-02-03-02);中科院西部之光"山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资助项目(No.2006BAC01A11)
基于遥感和G1S技术支持下,详细研究了岷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其1986-2000年的动态变化对生态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林、草、耕是岷江上游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这近15年间,林面积减少,草、耕面积有所增加,经济林和旱增...
关键词:岷江上游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 生态效益 
新疆于田县20a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及预测被引量:4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116-122,共7页昆比克·巴合吐尔汗 居麦尼亚孜·赛迪艾合麦提 满苏尔·沙比提 阿斯耶·奥布力塔力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319);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XJNUBS2017)。
基于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Markov-FLUS模型,探究了于田县2000—2020年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及其2030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于田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未...
关键词: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 土地利用模拟 新疆于田县 
丹江口核心水源区(湖北段)三生空间时空演变及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4
《测绘理信息》2023年第2期55-59,共5页何丽华 李建松 刘权毅 王熙 吕世充 於新国 卢宾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1368,U2033216)。
以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支撑,探究2015—2020年丹江口核心水源区(湖北段)三生空间(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用功能转型与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15—2020年期间,生态和生产用下降,生活用增加...
关键词: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转移 景观格局 丹江口核心水源区 
京津冀区耕利用时空分异与影响机制分析被引量:12
《农业机械学报》2022年第1期192-197,214,共7页王雨枫 王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314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9CXSXJ05)。
京津冀区耕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的域差异性突出,厘清其耕时空异质性对于区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京津冀区,采用耕动态变化模型及理探测器等方法对1990—2020年间其耕空间分布演化与影响机制...
关键词:分布 土地利用转移 时空演变 影响机制 京津冀 
华东区典型县域近2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以宜兴市为例被引量:11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12期246-251,共6页冉小伟 邓良基 潘根兴 
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V200611)资助
为了分析华东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笔者以1987年和2007年的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人工解译和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宜兴市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
关键词:宜兴市 监督分类 土地利用转移 变化幅度 
基于IHA-RVA法的黔中喀斯特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水生态学杂志》2025年第2期91-102,共12页杨梅 贺中华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黔科合基础-ZK[2023]重点028);贵州省水利厅自然科学基金(KT2022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612441,41471032)。
以贵州省黔中喀斯特流域乌江上游干流三岔河龙场桥站为研究站点,采用IHA-RVA生态水文指标变化范围法对水电梯级开发条件下龙场桥站1979—2020年水文情势变化进行量化评估,并根据双累积曲线法分析降雨和人类活动对龙场桥站径流量变化的...
关键词:水文情势 水文改变度 土地利用转移 乌江 
基于InVEST模型的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被引量:1
《农业与技术》2024年第8期97-100,共4页王鹭莹 李小马 甘德欣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QL20220169)。
碳中和、碳达峰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战略,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碳储量是衡量生态系统中碳存储量的关键指标。因此,本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InVEST模型对其碳储量进...
关键词:InVEST模型 碳储量 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 
基于Landsat影像的连云港1984-2018年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6
《遥感信息》2022年第3期129-134,共6页刘惠惠 车向红 李丽 徐胜华 刘纪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011476、41901379)。
连云港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滨海城市。针对当前对连云港海岸线变化研究存在成果较少、时间序列不足以及缺乏土地利用与海岸线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等问题,基于1984-2018年Landsat 5、7和8影像数据,解译连云港近35年海岸线空间分布,从长...
关键词:海岸线变迁 连云港 分形维数 土地利用转移 土地利用程度 GlobeLand30数据集 
近20 a衡邵娄干旱走廊土地利用/覆被与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研究被引量:1
《长江技术经济》2023年第4期59-65,共7页张沛 陈吟 赵伟明 邓晓雅 盛东 王燕云 
湖南省重大水利科技计划项目(XSKJ201908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9028)。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劣。为探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的成因与驱动因素,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衡邵娄干旱走...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土地利用转移 衡邵娄干旱走廊 
架空输电线路对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转移的影响研究
《能源环境保护》2020年第3期92-97,共6页陈涛 张小庆 蔡勇 王晟 陈曦 
针对十堰~卧龙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基于ArcGIS平台研究了塔基对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和功能的影响,构建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土地利用转移态势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西沟、赛武当和丹江口库区3个自然保护区中,林转出...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 土地利用转移 自然保护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