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循吏列传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嶺南华风,始于二守”解——读史札记
《印度支那》1986年第1期46-48,共3页陈玉龙 
《后汉书》作者范晔在《循吏列传》中叙述锡光和任延二人的治绩时说道:“岭南华风,始于二守”。寥寥八个字,既是赞语,也是总结,符合历史实际。范晔参考前人著述,博采众家之长,订伪考异,删繁补略,写成《后汉书》。《后汉书》的特点是文...
关键词:循吏列传 《后汉书》 开发史 考异 九真 博采众家 光武中兴 荒服 元鼎六年 秦统一六国 
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
《新长征》2006年第9X期58-58,共1页李文章 
"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过与现在的含义不完全相同。博士,源于战国时代。《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这说明,博士在那时既是一...
关键词:循吏列传 知识渊博 公仪休 百官公卿 秦官 高弟 文人学者 著名散文家 前后左右 博学多识 
李离伏剑
《党员干部之友》2018年第2期58-59,共2页周申 
(1)李离是春秋时期晋国掌管刑罚的最高长官。他执法如山,公正不阿,视法律比生命还重要,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2)李离断案极其认真,所以经他手的案子从无差错。据《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有一次,李离在断案时听信...
关键词:李离 循吏列传 春秋时期 晋文公 公正不阿 刑罚 史记 无差错 错不 诚心实意 
“老人儿啼”是比喻吗?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年第8期112-113,共2页孙绪武 
关键词:名词作状语 古代汉语 循吏列传 语法现象 郭锡良 陈望道先生 何乐士 《修辞学发凡》 廖序东主编  
“李离伏剑”新说
《瞭望》1991年第20期33-33,共1页刘恩启 
别看有些历史典故“老掉牙”了,反复琢磨,还真能“温故而知新”哩。 “李离伏剑”的故事,自打太史公写入了《史记·循吏列传》,这位春秋时晋国的最高司法长官便以“执法如山”“以身殉法”而盖棺论定,享誉至今。然而近日偶翻史书,重温此...
关键词:李离 循吏列传 太史公 历史典故 以身 群情振奋 热爱人民 情节恶劣 公之 决狱 
且说司馬迁不作“廉吏列传
《楚天主人》2000年第5期30-,共1页石云 
近日与一位闲聊,他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史记》里有《循吏列传》、《酷吏列传》、《佞幸列传》……太史公为何不作"廉吏列传",让那些廉洁正直之士名垂青史?我有很长时间没有翻《史记》了,一时间答不上来。及至重读《循吏列传》,细...
关键词:廉吏 《史记》 循吏列传 太史公 
古代廉勤例话
《党史文苑》1994年第5期46-47,共2页郭云瑾 
[原文]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录自《史记·循吏列传》)[译文]有个来访的客人送上几条鱼给鲁国的丞相.但丞相不肯...
关键词:循吏列传 相爷 君鱼 闻君 乐羊子 盗泉之水 世说新语 王忱 无长物 非分之财 
为“官”师表
《党课》2020年第13期87-89,共3页刘炜 
《史记·循吏列传》中收录有三则古代官员以身作则、恪守纟底线的故事,这三则故事有的让人拍手称赞,有的使人肃然起敬,还有的令人唏嘘不已,都值得今天的党员干部细细品读、反思借鉴。李离伏法“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做国君时,曾任...
关键词:春秋五霸 唏嘘不已 晋文公重耳 循吏列传 党员干部 李离 以身作则 史记 
《史记》廉腐思想研究——以《循吏列传》《酷吏列传》为中心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153-155,160,共4页吴琼 
自古以来,“廉洁”与“腐败”就是水火不容的两个对立面。在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治国安邦做出了许多“反腐倡廉”的举措,不少政治家、思想家也围绕“廉洁”“腐败”,在著作中提出过一系列颇有见地的思想主张。司马迁的《史...
关键词:史记酷吏列传 循吏列传 廉洁腐败 
孙叔敖应对“为官三怨”的现实意义
《黄河.黄土.黄种人》2015年第11X期48-50,共3页张崇文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姓蒍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西北)人。其父是楚国贵族蒍贾,遭陷害,蒍敖与母亲避难于现在的河南省淮滨县,改名孙叔敖。《孟子·告子》记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关键词:孙叔敖 管夷吾 淮滨县 循吏列传 畎亩之中 令尹 春秋时期 蒍敖 人间训 越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