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作状语

作品数:287被引量:13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崔四行罗燕萍刘慧清何乐士徐正考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元医籍名词作状语谓语中心语VP的分布类型及其特征
《汉字文化》2025年第5期24-30,共7页涂海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金元明清医案词汇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4BYY020)阶段性成果。
金元医籍口语性比较强,名词作状语表现出特定时代的语言特性。以共时比较和穷尽调查的方法,描写名词直接作状语时谓语中心语VP的分布类型及其特征,总结金元时期名词作状语在医籍表现出来的规律,推动汉语语法史的研究。
关键词:金元医籍 名词作状语 谓语中心语 分布类型 特征 
金元医籍名词作状语的表达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语文学刊》2024年第3期31-37,共7页涂海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元医籍语言研究”(17BYY134)阶段性研究成果。
金元时期是唐宋与明清的关键过渡期,承前启后。作为近代汉语特殊时期的医籍语料,语言具有较强的口语性和地方性,而名词作状语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独特语法现象。通过共时穷尽描写,发现名词作状语的表达式类型与分布特征,总结民族交往...
关键词:金元医籍 名词作状语 类型 分布 
论“肉袒”的语义及其理据
《励耘语言学刊》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李聪 张祎昀 
“肉袒”指除去衣服裸露身体,出现于祭祀、投降、请罪等情境,有自辱、示卑的特征。基于上古汉语中“肉”的词义表现、“肉”作状语的其他用法和古人对“牲肉”的认识,结合“肉袒”与上古汉语中其他表示“裸露身体”的语言形式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肉袒 理据 语义结构 名词作状语 祭祀 
名词作状语语法教学研究——以《过秦论》为例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年第11期28-29,共2页孙庆 
现代汉语中,除一些成语及固定词组之外,名词不作状语使用,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很普遍。这种现象不仅在《过秦论》一文中出现频率较多,而且类型不同。因此,归纳和分析《过秦论》中的名词作状语现象,很有代表性,能够在相类似...
关键词:名词作状语 文言文教学 《过秦论》 
浅谈文言文中常见的几种词类活用现象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2年第11期31-31,共1页陈妍妍 
在文言文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古人有时候会临时改变某些词的功能,使其充当其他类别的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词类活用现象。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和翻译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他们培养语感,让他们留意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接下来,...
关键词:词类活用 文言文 名词作状语 指导学生阅读 培养语感 
敦煌变文“勃笼宛转”考辨
《榆林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07-109,共3页黑维强 罗易潼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309)。
敦煌变文“勃笼宛转”有不少解释,却未尽其意。文章认为将“勃笼”看作“蓬”的分音词是合适的,在“勃笼宛转”中当分析为名词作状语,像蓬草一样,“勃笼宛转”是为躬着腰向前快走的一种比喻之言,这样解读更符合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与...
关键词:分音词 勃笼宛转 名词作状语 考辨 
上古汉语名词作状语辨析二例被引量:1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96-100,共5页张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语义范畴的汉语句法演变研究”(17YJC740118)。
名词作状语是上古汉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但有时易与名词用如动词现象相混淆。以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教材中“衣冠而见之”“巾笥而藏之”两句为例进行辨析,揭示两句均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时施事或受事的某种特定...
关键词:名词状语 名词用如动词 “衣冠而见之” “巾笥而藏之” 《古代汉语》教材 
从《小石潭记》分析“名词作状语”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第18期72-73,F0003,共3页侯雨江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对于"词类活用中的名词作状语"现象,学生不容易掌握。我们可用六字诀直译文言句子,用"状语[介宾]+中心语[动词]"结构,认定偏正短语和状语,看状语成分判断名词。
关键词:名做状 偏正 翻译 状语 
哈尔滨某重点中学2017级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0年第1期194-208,共15页
关键词:直接结算 审美情感 宝文阁 期中考试 异地就医 馆阁校勘 战之罪 给事中 东莞市 名词作状语 异地结算 哈尔滨 
《小石潭记》教学旨要谈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19年第5期41-42,共2页万君仙 
一、从文字之趣到景物之美为什么学生怕文言文?首先是'言'的障碍,倘若'梳言'的过程有趣些,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也就可以减轻些。于《小石潭记》而言,所写景物都各尽其妙,却又简练成文,意境深远,令人拍案叫绝。如课文的教学从...
关键词:《小石潭记》 名词作状语 柳宗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