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施氮方式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不同方式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及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5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卢树昌 臧凤燕 刘惠芬 陈永利 
天津市科委重点资助项目"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动态平衡肥配方研究"部分阶段性研究内容
通过采取 5种处理对其利用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明方式与株高、茎粗、病虫害、折断株数、叶长、叶宽、叶色、穗长、秃尖、穗粗、穗粒数和百粒重之间的作用关系,同时对产量和肥利用率作了系统分析,最后提出在...
关键词: 方式 夏玉米 生长性状 肥利用率 方式 
秸秆还田下不同方式对国麦30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3
《山西农业科学》2017年第7期1120-1123,共4页倪永静 贺群岭 赵敬领 连少英 朱培培 胡新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61100110400);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N142201110026)
为了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于2013—2014年在商丘市夏邑县进行玉米秸秆100%粉碎还田与6种不同方式相结合的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秸秆还田下不同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方式对国麦30...
关键词:秸秆还田 方式 基追比 产量 
外源对南酸枣生长及斑喙丽金龟危害的影响
《生物灾害科学》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田语卿 郑晓毅 刘桃生 张薇 丁菲 陈心韵 刘兴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106);江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1BBF60011)。
【目的】通过对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幼苗进行外源管理,旨在探究和评估水平和方式对南酸枣生长及其重要的植食性害虫斑喙丽金龟(Adoretus tenuimaculatus Watereouse)危害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对照0 g/株(N...
关键词:南酸枣 水平 方式 生长 斑喙丽金龟 
方式及测定方法对紫色土夏玉米氨挥发的影响被引量:25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1194-1201,共8页张翀 李雪倩 苏芳 朱波 巨晓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417101)
以川中丘陵区紫色土为对象,研究了撒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剂及尿素深对夏玉米季氨挥发的减排效果,为合理肥和减少农田氨排放提供依据;同时,对比风洞法和密闭室连续抽气法测定氨挥发的结果,为准确定量农田氨挥发提供方法依据。设置5个...
关键词:氨挥发 方式 测定方法 紫色土 夏玉米 氨减排 
杂交水稻机械收获减少稻谷产量损失度的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2
《中国稻米》2023年第6期99-102,113,共5页徐富贤 高尚卿 孔晓谦 徐魏 伍燕翔 徐麟 魏林 肖鹏飞 佘恒志 陈凯 龚飞 蒋鹏 张林 郭晓艺 刘茂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ZDZX0016);德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NZ040);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7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
为了降低机收水稻的产量损失,2019—2022年以杂交中稻品种川优6203、内6优1787、内6优107、天优华占为材料,分别设置方式、机收前植株湿润状态、收割株高、排风力度等处理对机收稻谷损失率的影响试验,并利用集成的机收减损技术进行...
关键词:杂交水稻 机械收割 方式 湿度 株高 行走速度 排风力 稻谷损失率 
矮化苹果用技术被引量:8
《应用生态学报》2018年第5期1429-1436,共8页陈倩 丁宁 彭玲 朱占玲 葛顺峰 姜远茂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1100);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基金项目(010-7651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资金项目(CARS-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1713)资助~~
以8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方式(Ⅰ:春季1次性,Ⅱ:分2次,Ⅲ:集约技术,即肥减量和分次)对烟富3/M26/平邑甜茶^(15)N-尿素吸收、利用、损失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
关键词:方式 矮化苹果 15N-尿素 吸收 利用 损失 果实品质 
不同方式下烤烟大田期碳代谢研究被引量:2
《浙江农业科学》2014年第1期27-31,共5页肖丽娜 孟源 刁朝强 杨国文 廖勇 周建云 
湖南中烟公司项目(H110378)
研究表明,在不同方式下,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加,后期叶面积指数略有下降。无机肥处理(T1)在干物质积累量、碳素积累量上均高于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T2);叶面积指数则是T2高于T1,表现在烟叶生长中,...
关键词:方式 烤烟大田期 代谢 
玉米秸秆还田与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9期35-36,共2页董爱民 王映红 盛坤 杨丽娟 董昀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2-35)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和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方法]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情况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4 a定点试验,研究在豫北潮褐土类小麦田,方式及添加秸秆腐熟剂对小麦产量、群体、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寻求最佳...
关键词:方式 小麦 产量 
不同方式及抛栽密度对长秧龄抛秧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0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322-326,共5页陈小荣 潘晓华 
江西省科委课题
以两系杂交水稻F1 31S/R40 2和培两优特青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方式及不同抛栽密度对长秧龄抛秧栽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后期用比例提高及抛栽密度的适当加大 ,能够加快长秧龄抛栽水稻群体茎蘖增长速度、提高N素的吸收...
关键词:方式 抛栽密度 长秧龄抛秧 产量形成 水稻 
春季方式对小麦子粒灌浆的调控及其生理机制被引量:6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年第1期1-8,共8页邓若磊 张树华 郭程瑾 龙素霞 郭丽 肖凯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4BA520A07-042006BAD02A08);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6000434)资助
以河北平原区主栽品种石新733和石麦12为材料,研究了春季节水灌溉条件下,等量下春季不同追方式对小麦子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适宜追量条件下,与拔节初期一次处理(SF)相比,拔节初期和挑旗期两次(DF)...
关键词:小麦 方式 子粒灌浆 生理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