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矮秆基因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342-9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被引量:2
《山东农业科学》2014年第7期7-10,共4页张明 吴瑕 张一铎 张超 牛祖彪 崔淑佳 杨秋平 王洪刚 
国家"863"课题(2011AA100103)资助
为了明确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342-9矮秆性状的遗传特点,本研究对其赤霉酸敏感性及矮秆性状的遗传特点进行了鉴定分析,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矮秆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山农342-9为赤霉酸不敏感型,其矮秆性状受一对位于小麦6B染...
关键词:小麦 矮秆种质系 矮秆基因 分子标记定位 
特矮稻ED基因的遗传定位和分析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年第3期239-243,共5页梅进 杨远柱 林建中 胡小淳 周波 赵小英 符辰建 黄星群 唐冬英 刘选明 
高等学校国家"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005)
赤霉素(GA3)鉴定表明,一种新型特矮稻(命名为‘特矮稻-2’)的GA3信号转导途径正常,施加外源GA3不能恢复到正常植株的高度,说明此种矮稻的矮化机制与GA3无关。来源于组合‘特矮稻-2’ב日本晴’的F2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特矮稻-2’的...
关键词:水稻 GA3鉴定 矮秆基因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衡观35广适基因对冬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初探被引量:1
《华北农学报》2017年第A01期220-225,共6页李强 李丁 乔文臣 孙书娈 孟祥海 魏建伟 赵明辉 赵凤梧 李会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2016YFD0100502;2016YFD0101602);国际合作项目CGIAR“国际挑战计划”(GCP SP3 G4007.06);农业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3-2-3)
分析衡观35广适基因对冬春麦杂交F1影响,可为冬春杂交小麦定向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广适节水小麦品种衡观35与145份节水春麦材料杂交配制F1,用相关分子标记测定不同矮秆基因、春化基因和光周期不敏感基因对F1影响。结果表明,测试...
关键词:冬春麦杂交 杂种优势 矮秆基因 春化基因 光周期基因 
Rht12导入八倍体小黑麦及其对小黑麦株高、单株分蘖数和种子饱满度的影响被引量:5
《作物学报》1999年第6期747-751,共5页程治军 吕知敏 童庆娟 海林 刘淑芬 张茹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九五"攻关资助项目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 1、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体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
关键词:矮秆基因 Rht12 八倍体 小黑麦 株高 黑麦 
两个大麦新矮秆基因的SSR标记被引量:7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年第2期105-109,共5页张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 0 3 70 860 )
采用SSR技术对沪 95 2 6 39和 91冬 2 7携带的两个新的矮秆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在大麦 4H染色体的长臂上 ,发现SSR标记位点HVM 6 7同时与这两个新的矮秆基因连锁 ,距 91冬 2 7的较近 ,约 10 0cM ,离沪 95 2 6 39的较远 ,为2 3 3cM...
关键词:大麦 SSR技术 矮秆基因 遗传连锁图谱 分子标记 
小麦矮秆种质SN224的鉴定及农艺性状QTL分析被引量:4
《作物学报》2016年第8期1134-1142,共9页王鑫 马莹雪 杨阳 王丹峰 殷慧娟 王洪刚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1B02-8)资助~~
SN224是从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选育的矮秆小麦种质,为对其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其进行了细胞学和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对矮秆性状的遗传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N224平均株高68.6 cm,株型较紧凑,纺锤穗、有芒、白...
关键词:普通小麦–黑麦易位系 农艺性状 细胞学鉴定 QTL定位 矮秆基因 
矮败小麦育种技术被引量:1
《河北农业科技》2007年第5期53-53,共1页李运朝 
1矮败小麦的创制 太谷核不育小麦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材料,原基因符号为Tal,它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矮变一号是矮秆天然突变体,是小麦重要的矮源之一。矮变一号降秆强度在已有矮秆基因中最强,对赤霉酸...
关键词:矮败小麦 育种技术 太谷核不育小麦 雄性不育材料 显性基因控制 矮秆基因 异交结实率 赤霉酸反应 
中国小麦的主要矮秆基因及矮源的研究被引量:61
《中国农业科学》1992年第1期1-5,共5页贾继增 丁寿康 李月华 张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研究首次对我国小麦的主要矮秆资源进行了赤霉酸(GA_3)反应鉴定,结果发现其中以不敏感型居多。通过系谱追踪、赤霉酸标记、测交与单体分析等综合技术,明确了我国小麦的矮源主要有4个:(1)Daruma,以水源86和农林10号为代表,具Rht_1和Rh...
关键词:小麦 赤霉酸反应 矮秆基因 
半矮杆基因Rht1和Rht2对小麦加倍单倍体品系产量的影响
《福建稻麦科技》1993年第1期61-63,共3页Masanori Inagakl Mnhamnad Tahir 涂祖荣 
为了评价半矮秆基因Rht1和Rht2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应用了以携带对赤霉素不敏感的半矮秆基因Rht1和Rht2的F_1杂种诱导出的30个小麦加倍单倍体品系。这两个基因对降低株高起累加效应。携带Rht1或Rht2基因的半矮秆品系产生同用人工支撑防止...
关键词:Rht1 Rht2 矮杆 矮秆基因 单倍体植株 杂种基因 防止倒伏 农艺性状 遗传背景 球茎大麦 
宁波市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对策建议被引量:7
《中国种业》2018年第11期33-34,共2页张继群 黄芸萍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种质资源中一些优异性状基因的发掘和利用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尤其是可以增强农作物抗病耐逆性以及改善农产品品质。长期的作物育种工作实践证明,一个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往往...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 农作物产量 利用现状 宁波市 矮秆基因 作物种质资源 新品种选育 农产品品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