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华

作品数:8被引量:7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矮秆矮秆基因基因定位千粒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小麦高蛋白品种资源研究被引量:2
《作物品种资源》1996年第2期27-29,共3页张玉良 张晓芳 李月华 李杰 
1986~1990年间对国内外近2万份小麦品种资源进行了蛋白质含量测定,初步筛选出一批高蛋白品种。1990~1994年又对部分高蛋白品种进行了不同生态地点多年份的繁种,重复鉴定筛选,旨在确定其高蛋白的遗传特性并对这些高蛋白遗传资源在不同...
关键词:小麦 蛋白南 品种资源 
小麦新品系宛原50-2矮秆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被引量:6
《作物学报》1994年第3期297-301,共5页贾继增 丁寿康 李月华 张辉 齐秀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项目
宛原50—2是一个株高比常用矮源矮,农艺性状较好的新品系.通过21个单体系F_1、F_2的株高和F_2的赤霉酸反应及测交分析,发现该品系携带有4对或4对以上的矮秆基因.其中Rht lS位于染色体4B上;Rht8和Rht9分别位于染色体2D和7B上;一对可能通...
关键词:小麦 矮秆基因 基因定位 
我国小麦大粒种质的研究被引量:5
《作物品种资源》1993年第4期1-4,共4页李月华 丁寿康 贾继增 张辉 
本文概述了我国小麦大粒种质分级标准、生态区划、基因表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源的归类、遗传特点等方面研究进展。介绍了一批大粒与矮秆,早熟性状相结合的种质。
关键词:小麦 大粒种质 千粒重 矮秆 早熟 
小麦剪药去雄套袋杂交技术被引量:5
《作物学报》1992年第5期387-390,共4页李月华 丁寿康 贾继增 张辉 
小麦剪药去雄套袋杂交技术与常规杂交法相比,简化了杂交程序,提高了工效5—7倍。结实正常,假杂种少。通过套牛皮纸袋克服了杂交种子瘪小的缺点,提高了杂交种子质量。该技术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是小麦杂交的一个实用高效的新方法。
关键词:小麦 杂交 
中国小麦的主要矮秆基因及矮源的研究被引量:61
《中国农业科学》1992年第1期1-5,共5页贾继增 丁寿康 李月华 张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研究首次对我国小麦的主要矮秆资源进行了赤霉酸(GA_3)反应鉴定,结果发现其中以不敏感型居多。通过系谱追踪、赤霉酸标记、测交与单体分析等综合技术,明确了我国小麦的矮源主要有4个:(1)Daruma,以水源86和农林10号为代表,具Rht_1和Rh...
关键词:小麦 赤霉酸反应 矮秆基因 
小麦F_1单体标记性状的研究被引量:2
《作物学报》1991年第2期157-160,共4页贾继增 丁寿康 李月华 张京 张辉 齐秀改 
单体分析是小麦基因定位的最常用方法。迄今已命名的300多个小麦基因,多数是采用单体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定位的。在单体的后代中大约有3/4的单体株和1/4的二体株,通常需镜检根尖或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将单体株与二体株区分开。镜检鉴定需仪...
关键词:小麦 F1代 单体 标记性状 
我国小麦的大粒资源及大粒源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作物品种资源》1990年第1期1-4,共4页李月华 丁寿康 贾继增 
本文在总结十余年小麦大粒种质资源工作的基础上,展示了我国小麦大粒种质的状况,提出目前我国小麦大粒种质的标准。根据小麦大粒种质的分布分析了粒重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不同生态区相互引种的规律和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珍、稀大...
关键词:小麦 大粒种质资源 
春小麦圆柱的矮秆基因定位
《作物品种资源》1989年第1期21-22,27,共3页张京 丁寿康 贾继增 李月华 齐秀改 姚玉环 
春小麦“圆柱”是一个矮秆、多粒、高蛋白、高赖氨酸种质资源。本研究应用单体分析方法,对其矮秆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圆柱的矮秆基因分别位于其2B、4B和5D染色体上,表现为完全隐性遗传。对比研究发现,圆柱2B和4B染色体上的...
关键词:小麦 春小麦 基因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