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

作品数:26被引量:12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大麦矮秆种质资源品种资源矮秆基因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遗传》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个大麦新矮秆基因的SSR标记被引量:7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年第2期105-109,共5页张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 0 3 70 860 )
采用SSR技术对沪 95 2 6 39和 91冬 2 7携带的两个新的矮秆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在大麦 4H染色体的长臂上 ,发现SSR标记位点HVM 6 7同时与这两个新的矮秆基因连锁 ,距 91冬 2 7的较近 ,约 10 0cM ,离沪 95 2 6 39的较远 ,为2 3 3cM...
关键词:大麦 SSR技术 矮秆基因 遗传连锁图谱 分子标记 
美国不同棱型大麦种质资源品质分析被引量:14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年第2期139-141,共3页刘三才 朱志华 张京 张晓芳 刘方 李燕 李为喜 
科技部基础性研究项目 ( 2 0 0 0JCXGZ B3 )资助
对新引进的 30 0份美国大麦种质资源不同棱型间蛋白质、赖氨酸和淀粉含量的鉴定结果分析表明 :①二棱大麦蛋白质总体方差与六棱大麦具有极显著的差异 ,其频率分布分别是以含量 12 5 %和 17 0 %为中心的双峰分布 ,这可能反映了二棱大麦...
关键词:美国 棱型 大麦 种质资源 品质 蛋白质 赖氨酸 
大麦矮秆基因uz的SSR标记被引量:11
《作物学报》2003年第4期637-640,共4页张京 
关键词:大麦 矮秆基因 uz SSR标记 标记位点 遗传分析 遗传连锁 
我国大麦育种的矮源分析被引量:14
《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第7期758-764,共7页张京 
系谱分析表明 ,尺八大麦、萧山立夏黄、沧州裸大麦、矮秆齐、浙皮 1号和盐辐矮早 3是我国大麦育种的主要矮源。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我国育成的大麦矮秆和半矮秆品种 (系 ) ,主要是以它们为矮秆亲本的 6大衍生系统组成 ,分别占 14 .5 %...
关键词:大麦 育种 矮源分析 系谱分析 矫秆基因 中国 
中国大麦矮秆种质资源的基因分析——Ⅱ.矮秆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被引量:5
《Acta Genetica Sinica》2001年第1期56-63,共8页张京 
根据连锁遗传原理,利用全套染色体形态性状标记系,对20份中国大麦矮秆种质资源的矮秆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15份单基因矮秆中,有1份其矮秆基因与宽护颖基因Z连锁,位于2(2H)染色体短臂上;10份的矮秆基因...
关键词:中国大麦 矮秆种质 矮杆基因 染色体定位 种质资源 
中国大麦矮秆种质资源的基因分析Ⅰ.矮秆遗传和等位测验被引量:3
《Acta Genetica Sinica》1999年第6期695-702,共8页张京 
研究了24份中国大麦矮秆种质资源的株高遗传,在它们的矮秆基因之间且与已知矮秆基因uz、sdw、br和denso进行了遗传等位性测验。结果表明,这些矮秆种质大多属隐性单基因遗传,少数受双隐性基因控制,只有1份携带1对隐性和1对不完全显...
关键词:中国 大麦 矮秆 遗传 等位测验 种质资源 
我国大麦基因库的群体结构和表型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4
《中国农业科学》1999年第4期20-26,共7页张京 曹永生 
将我国大麦基因库划分成主基因库、二级基因库和三级基因库等不同的结构类群,分析了主基因库18839份种质资源共26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总体上讲,国内大麦的多样性高于国外大麦,从野生大麦经农家到现代育成品种,...
关键词:中国大麦 基因库 群体结构 表型多样性 大麦 
中国大麦育种主要矮源的遗传等位测验被引量:15
《作物学报》1998年第1期42-46,共5页张京 
矮和半矮秆杂交育成品种的系谱分析业已表明,尺八大麦、萧山立夏黄和沧州裸大麦是我国大麦育种的3个主要矮源.本研究根据普通遗传学原理,设计采用类似回交的测验方法,对它们进行了遗传等位测验.结果表明,这3个大麦主要育种矮源所携带的...
关键词:大麦 矮源 矮秆基因 等位测验 育种 
裸大麦的性状遗传及矮秆基因定位被引量:1
《作物品种资源》1997年第3期10-12,共3页张京 
研究结果表明,大麦矮秆种质“裸大麦”的矮秆、短穗、多棱、裸粒和极密穗等性状各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而其齿芒性状则由1对显性基因决定。其矮秆基因与uz基因等位,位于3HL上,并与穗长和穗密度基因存在遗传连锁,交换值分别为...
关键词:大麦 矮秆种质 遗传 基因定位 
大麦多节分枝多穗矮秆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被引量:3
《遗传》1997年第5期17-20,26,共5页张京 
采用全套染色体形态性状标记系,对大麦多性状综合突变基因mbd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mbd在大麦的1H染色体上,处于矮秆基因br和裸粒基因n之间,可能由1H的短臂携带。其中,与短臂上br之间的遗传距离为29.7c...
关键词:大麦 多性状综合突变 基因定位 分枝 多穗 矮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