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才

作品数:44被引量:76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种质资源粗蛋白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食品科技》《山西农业科学》《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麦类作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晋北地区不同苦荞品种产量和品质研究被引量:15
《作物杂志》2018年第5期27-32,共6页赵鑫 陈少锋 王慧 刘三才 杨修仕 张宝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荞麦青稞丰产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D07B04)
为筛选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专用苦荞品种和探明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内在关系,以14个苦荞品种为材料,比较不同苦荞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主要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4个苦荞品种分别为云荞2号、晋苦荞2号、西荞5号和晋苦...
关键词:苦荞 品种 产量 品质 
基于NIRS法快速检测荞麦蛋白质与淀粉含量的研究被引量:7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年第3期467-471,482,共6页郭慧敏 杨修仕 刘三才 李进才 任贵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D07B0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6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特色杂粮种质品质和功能成分分析(2013BAD01B05-2-5)
为建立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荞麦蛋白质与淀粉含量的方法,本研究以217份荞麦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最小二乘回归预测和交叉验证构建近红外预测模型。分析表明:前处理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法(MSC),维数(Rank)分别为5和5,光谱区间6803.9~6094.2/c...
关键词:荞麦 近红外光谱法 蛋白质 淀粉 
播期和播量对荞麦产量及主要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作物杂志》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杨修仕 郭忠贤 郭慧敏 王慧 刘三才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荞麦青稞丰产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D07B0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杂粮初加工技术装备及综合利用研究与示范201303069)
为探明适合山西地区种植荞麦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晋荞6号(苦荞)和晋荞1号(甜荞)为材料,采用3个播期(主区)和3个播量(裂区)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荞麦产量,蛋白质、淀粉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晋荞6号的...
关键词:苦荞 甜荞 播期 播量 蛋白质 总黄酮 淀粉 
甜荞麦与苦荞麦的营养及功能活性成分对比分析被引量:23
《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第21期78-82,共5页王世霞 刘珊 李笑蕊 刘三才 幺杨 任贵兴 贠婷婷 綦文涛 
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13006-5);荞麦青稞丰产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与示范(2014BAD07B04)
目的:对比研究甜荞和苦荞籽粒部分营养组分及功能活性成分的差异。方法:以7种苦荞和6种甜荞籽粒为原料,分别测定其中基本组分水分和灰分;营养组分氨基酸、脂肪酸、淀粉、蛋白质以及功能组分黄酮、多酚和芦丁的含量。结果:甜荞中的水分...
关键词:甜荞麦 苦荞麦 营养组分 功能活性成分 对比分析 
我国青稞的质量与品质研究进展被引量:20
《作物杂志》2014年第4期1-5,共5页刘三才 
科技部支撑计划"荞麦青稞丰产优质高效安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D07B04)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粮食、饲料和酿造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特殊的生态生产环境及其自身的营养保健价值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青稞正在由一个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健康食源作物发展。我国在青稞品质育种和栽培、功能成...
关键词:青稞 品质育种 β葡聚糖 Γ-氨基丁酸 深加工技术 质量标准 
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年第1期215-221,共7页刘浩 周闲容 于晓娜 杨修仕 刘三才 么杨 任贵兴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2012BAD34B00)
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评价是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方面,是深入挖掘、广泛利用作物种质资源的基础。本文对近年来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评价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了鉴定评价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完成了近20万份的作物种质资源(约...
关键词:作物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鉴定评价 
绿豆主要营养品质近红外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被引量:4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年第5期833-838,共6页王丽君 刘三才 么杨 任贵兴 程须珍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9-01A)
运用近红外法预测了中国绿豆主要营养品质蛋白质、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并比较绿豆粉和子粒两种不同样品类型的差异。102份绿豆核心种质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近红外分析系统扫描了绿豆子粒和粉样品。光谱数据经预处理后,构建了最小二乘...
关键词:绿豆 近红外法 蛋白质含量 直链淀粉 无损分析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小麦Zeleny沉降值被引量:3
《食品科技》2011年第1期126-129,共4页翟美景 董川 刘三才 任贵兴 
选用220份良种小麦品种作为原始样品集,基于漫反射基本原理,使用现代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其近红外光谱。探讨以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法(FT-NIRS)预测小麦的Zeleny沉降值的可行性。以良好的常规实验数据为前提,通过内部交叉检验进行...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定标方程 Zeleny沉降值 
豆类作物微量营养元素铁锌含量遗传研究概述被引量:6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年第12期48-50,共3页刘三才 任贵兴 朱志华 刘方 李燕 
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2005DKA2100-07)
豆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膳食营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豆类微量元素铁、锌含量的鉴定和遗传评价研究的主要进展。大豆铁、锌平均含量不同,国家间差别较大,铁含量范围为63~152mg/kg,锌含量31.6~51.5mg/kg;品种间存在...
关键词:豆类 微量元素   
谷子品种资源微量元素硒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与评价被引量:50
《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第11期3812-3818,共7页刘三才 朱志华 李为喜 刘方 李燕 黄蓉 
农业部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2005DKA21001-07)
【目的】对中国谷子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硒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与评价,以了解谷子品种资源中硒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谷子种质创新和育种提供基础。【方法】硒和蛋白质含量测定分别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和微量凯氏定氮...
关键词:谷子 微量元素 硒含量 蛋白质含量 相关分析 粒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