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神经刺激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神经脉冲刺激仪的研制被引量:1
《中国医学装备》2012年第9期24-27,共4页钱明理 王成 
目的:设计一种程控电脉冲神经刺激仪(刺激器),植入动物体内长久发放电脉冲,用以帮助受损的周围神经修复。方法:刺激器采用C8051F系列单片机设计,编程环境为CygnalIDE,参考信号为家兔膈神经信号,两个信号通过MATLAB绘制波形,并对相似程...
关键词: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刺激 CYGNAL C8051F芯片 单片机 
激光诱发听觉系统神经冲动的研究进展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5年第3期300-303,共4页秦文超 王健 吴默村 梁田 关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056;81401539)资助
近年来利用激光诱发神经冲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归纳整理了近7年来激光在刺激神经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激光诱发耳蜗内听神经冲动的研究、激光参数和神经组织特性对激光诱发耳蜗听神经冲动的影响,并对激光诱发听神经冲动的...
关键词:激光 神经刺激 听觉诱发电位 神经冲动 耳蜗 
近红外脉冲刺激神经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2
《激光杂志》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汪曼青 上官冰 夏楠 吴小鹰 陈海燕 周平 侯文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14B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060);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No.cstc2012jjA101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CDJXS11230047)
近红外光刺激因其非侵入性、高空间分辨率等优势,成为近年来正在研究的一项新的神经刺激技术。目的:探讨808nm近红外脉冲光刺激神经组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文中搭建了808nm光刺激实验平台,主要包括808nm激光器、恒流源以及基于MC...
关键词:近红外激光 神经刺激 神经电活动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麻醉的6个优势
《人人健康》2024年第12期101-101,共1页张建树 华胜男 
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麻醉药物在体表注射或者口服后,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慢慢发挥作用。而现阶段新的镇痛方式之一——区域阻滞,不但打破了药物麻醉与镇痛的传统认知,而且临床应用效果更好。目前区域阻滞应用于临床麻醉已经较为常见,...
关键词:神经刺激 区域阻滞 镇痛方式 临床麻醉 麻醉与镇痛 可视化技术 麻醉药物 临床应用效果 
神经刺激技术在药物难治性癫痫中的治疗进展被引量:5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0年第3期309-312,共4页陆敬潮 冯兆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科学基金(2017DO1C344)。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绝大多数(约70%)可通过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但仍有部分患者难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即难治性癫痫。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癫痫病灶进行治疗,但临床上仍有诸多难治性癫痫患者由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手...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 抗癫痫药物 神经刺激 癫痫病灶 运动障碍 可调节性 药物治疗 靶向性 
经颅磁刺激:前景与挑战被引量:7
《中国康复》2015年第3期163-163,共1页郭铁成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由英国学者Barker等于1985年首先报道的一种非侵入性大脑皮质刺激方法。最初用于中枢神经传导通路功能完整性的检查和评估,随着磁刺激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和...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 TRANSCRANIAL 神经调制 刺激方法 神经刺激 神经传导通路 刺激技术 脑皮质 Barker 康复医学 
小脑靶向神经刺激促进吞咽恢复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2年第9期680-684,共5页白林 梅继林 李庆琳 李晓宁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19H051)。
大脑的经颅磁刺激和电刺激是目前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技术,逐渐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这种无创的、非侵入性的靶向神经刺激,通过调节神经兴奋性和可塑性来改善或恢复大脑功能。由于小脑在运动协调、联想和情感等方面与大脑存...
关键词:小脑 吞咽 吞咽障碍 神经刺激 综述 
视网膜假体专用集成电路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4年第4期455-466,共12页任懋华 张金勇 吴天准 邱维宝 郑海荣 李光林 聂泽东 汤烈 王磊 
广东省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013S046)
近些年来,人工视网膜假体的研究成为视觉修复领域的一个热点。文中根据不同的视网膜假体实现方案,概括介绍了视网膜假体专用集成电路的主要种类及实现方法;分析比较了视网膜上假体和视网膜下假体两种实现方式的优缺点。重点论述了视网...
关键词:视网膜假体 专用集成电路(ASIC) 神经刺激 植入式芯片 仿生系统 
视网膜前假体中柔性凸起微电极的研制被引量:2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0年第1期25-30,共6页邢玉梅 惠春 李刚 赵建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5CB724305;2005CB7243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0724);上海市纳米专项(0852nm01700);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专项(8160706000);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B60160)
采用聚对二甲苯(Parylene C)作为结构材料,借助微细加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按6×6矩阵排布的柔性凸起微电极阵列.微电极直径为80μm,引线线宽40μm,电极间距为280μm,引线间距为80μm.电极位点高度约为10μm,呈明显的圆滑凸起结构特征.电...
关键词:视觉修复 视网膜假体 神经刺激 柔性微电极 微细加工 
经皮电神经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脑局部血流量的影响初报被引量:8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第7期499-501,共3页燕铁斌 郭友华 卢献平 Hui-Chan CWY 
教育部回国人员基金(2003406);香港理工大学重点学科发展基金(1.104.A106)
目的观察单次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脑卒中患者脑局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男、女各2人,55—73岁,发病42—131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对象分别接受2次脑局部血流量(rCBF)的检测,2次检测间隔60min,治疗组在2次...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 局部血流 TENS 治疗组 对照组 患侧 神经刺激 结论 变化率 不对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