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E.M.福斯特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霍华德庄园
《英语学习(新锐空间)》2009年第10期22-25,共4页
EM福斯特是英国小说家、散文家、社会和文学评论家,他主要因小说《(霍华德庄园》、《印度之行》和大量的评论文章而知名。《霍华德庄园》一书通常被认为是他最成熟、最优秀的早期重要作品,奠定了其文学大师的地位。这部小说描写...
关键词:霍华德 庄园 20世纪90年代 E.M.福斯特 英国电影 《印度之行》 代表作品 文学评论家 
担当联结者的新女性——解析《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丽特被引量:2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79-82,共4页高敬 石云龙 
E.M.福斯特在《霍华德庄园》中向读者展现出英国社会在20世纪初经历工业化时期产生的纷繁的社会矛盾。在为各种问题寻求解决途径的尝试过程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这一新女性形象,试图通过她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
关键词:E.M.福斯特 霍华德庄园 玛格丽特 新女性 联结 
E.M.福斯特边缘写作的成因研究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69-73,共5页焦玲玲 
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青年项目"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网络影视资源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与实践"(13XJ-15035);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青年专项课题"经典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14Q119);2013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青年项目"外国文学经典影视研究"阶段性成果(WXYQN201332)
社会、文化、自身等因素影响了英国作家福斯特边缘写作的形成,具体而言,包括他的童年的生活,与母亲的关系,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等。同时,他的作品也反映了其独特的经历和内心世界。因此,对福斯特边缘写作的研究要立足于...
关键词:E.M.福斯特 边缘写作 成因 
从对话理论看《印度之行》中的冲突与对话被引量:1
《山花(下半月)》2010年第12期122-123,共2页王维青 
《印度之行》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文艺理论家和散文家EM福斯特最负盛名的作品,它通过两位英国妇女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奎斯蒂德小姐的印度之行展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以及各个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反映了英国殖民...
关键词:《印度之行》 对话理论 冲突 E.M.福斯特 英国妇女 文艺理论家 二十世纪 统治者 
透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管窥二十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状况
《海外英语》2018年第1期173-174,共2页李小红 
E.M.福斯特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爱德华时期崇尚贵族精神的英国中产阶级形象塞西尔·维斯,揭示了当时英国中上层社会的虚伪,同时另一中产阶级人物露西反映了爱德华时期英国社会面临的精神困惑。
关键词:E.M.福斯特 爱德华时期 贵族精神 中产阶级 
新冠病毒带来的生存不便(外二篇)
《世界文学》2021年第3期116-135,共20页 李亚莎(译) 
这里推荐的三篇随笔《新冠病毒带来的生存不便》(The Existential Inconvenience of Coronavirus)、《洛杉矶,集体独自在家》(Home Alone Together,in L A)、《新冠病毒的假阳性、假阴性和积极负面性》(The False Positives,False Negat...
关键词:E.M.福斯特 村上春树 D.H.劳伦斯 当代作家 英国作家 瓦拉纳西 马洛 毛姆 
倦怠社会的为“心灵按摩师”——余华
《七彩语文》2024年第11期34-35,共2页包小西 
2023年12月6日,世界著名文学刊物《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栏目发表了对余华的专访。这是中国籍作家第-次登.上该栏目。《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最著名的特色栏目,刊登20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著名作家的长篇访谈。余华是《作家...
关键词:博尔赫斯 E.M.福斯特 余华 文学刊物 海明威 中国籍 福克纳 特色栏目 
逆写帝国与重绘世界文学版图:以萨尔曼·拉什迪《午夜之子》为例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4年第4期61-72,共12页王佩琳 南健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国曼布克文学奖的文学生产研究”(17BWW086)。
印度裔英语作家萨尔曼·拉什迪与英国作家E.M.福斯特都书写过印度穆斯林医生阿齐兹形象,这种“巧合”值得从文学、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关注。一方面,两位阿齐兹医生存在高度相似性,形成了《午夜之子》与《印度之行》的互文。从拉什迪...
关键词:萨尔曼·拉什迪 E.M.福斯特 《午夜之子》 《印度之行》 印度英语文学 
福斯特与《印度之行》的“自治”书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105-115,共11页沈忠良 
2020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2006100062)。
E.M.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中,英国女性的歇斯底里、印度穆斯林对空想伊斯兰王国的摒弃以及跨国友谊的破裂,三者都隐而不显地指向了“自治”这一题旨。从自我决定这一层面上讲,女性的歇斯底里源于缺乏自主权的社会现实,体现了福斯...
关键词:E.M.福斯特 《印度之行》 自治 歇斯底里 怀旧 跨国友谊 
E.M.福斯特小说中的母性情结——以《印度之行》为例
《昌吉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7-10,共4页宿桂艳 
E.M.福斯特的小说富有一种浓郁的母性情结,小说《印度之行》中所孕育的母性情结主要源于福斯特现实母爱的影响及其对女性之爱的追求和渴望。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所营构的阿巴拉山洞意象是其母性崇拜的文化表征,圣母形象穆尔夫人的建...
关键词:E.M.福斯特 《印度之行》 母性情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