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桂艳

作品数:19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印度之行》福斯特小说福斯特小说综合英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信息》《文学教育(中)》《唐山文学》《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构建及优势研究被引量:1
《科教文汇》2021年第9期176-177,共2页宿桂艳 
2019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校级教改工程项目“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9GKSYJGA01);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改工程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20JGA349)。
SPOC是优质慕课资源与面对面教学的优点相结合的产物,是以翻转课堂教学为基础来变革教学结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对慕课的完善与超越。该研究试图立足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激...
关键词:SPOC 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 构建 
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途径
《唐山文学》2019年第2期101-101,190,共2页宿桂艳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必修课程,对学生在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能力训练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英美文学作品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材料,对学生培养英语语感,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和文学素养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以此为研究的...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 英语学习 英美文学 高校英语教学 应用途径 
基于微课程的基础英语课程混合式学习方式探究被引量:3
《科教文汇》2018年第33期173-174,共2页宿桂艳 秦彩凤 
2016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编号:2016GKSYJGB09);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8J GB359);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混合式学习能够充分发挥面授与在线两种学习方式的内在优势,借助微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开展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反复体悟、深入研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发挥微课程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知识...
关键词:微课程 基础英语课 混合式学习 
论福斯特小说的人文关怀意识
《柳州师专学报》2014年第3期25-28,共4页宿桂艳 
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具有浓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其人文关怀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同性恋者的深切关怀、对人类社会"联结"内涵的多维度思考、强烈的生态批评意识等三个方面。对福斯特小说中蕴涵的人文关怀意识进行分析和论述,可以更...
关键词:E.M.福斯特 小说 人文关怀意识 
合作学习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柳州师专学报》2014年第2期113-115,共3页宿桂艳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资助项目(B类)(LSZ2012JGB01)
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阐述合作学习的含义、理论基础及基本要素,将合作学习方法运用到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其结果发现,该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十分有效。
关键词:合作学习 综合英语 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在高职高专综合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被引量:1
《广西教育》2014年第3期129-130,共2页宿桂艳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资助项目(B类)(LSZ2012JGB01)
分析合作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合作学习在高职高专综合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合作学习在高职高专综合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四种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职高专 综合英语 应用 
论电影《印度之行》叙事结构的审美图式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3年第22期96-97,共2页宿桂艳 
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文化交流与身份认同:全球化语境下英国E.M.福斯特系列小说研究"(项目编号:SK13YB124)
英国著名电影《印度之行》的叙事结构体现了导演大卫·里恩独特的电影叙事策略和审美意识。从电影《印度之行》的整个叙事结构来看,电影主要围绕清真寺、阿巴拉山洞、神殿三个地理空间来展开叙事,这三个电影叙事空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意...
关键词:《印度之行》 叙事结构 审美图式 
论电影文本《印度之行》的审美抵抗意象
《电影文学》2013年第20期63-64,共2页宿桂艳 
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文化交流与身份认同:全球化语境下英国E.M.福斯特系列小说研究"(项目编号:SK13YB124)
E.M.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文本,英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执导电影《印度之行》就是根据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印度之行》是一部具有浓烈抵抗性的审美意象的电影文本,作为一名英国著名作家,福斯特以"东方人"...
关键词:福斯特 《印度之行》 叙事立场 审美意象 
福斯特小说标题的内在意蕴探析——以《印度之行》为例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2-13,共2页宿桂艳 
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文化交流与身份认同:全球化语境下英国E.M.福斯特系列小说研究"(SK13YB124)
E.M.福斯特对于小说的取名非常注重诗意性,小说《印度之行》的标题不仅富有诗意性而且具有很大的张力,它借助惠特曼的简短诗句凝炼多层深刻的内涵:不仅仅是叙述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奎斯蒂德小姐人生经历的"印度之行",也是表征印度民族主...
关键词:《印度之行》 标题 张力 
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论《印度之行》中阿齐兹主体欲望的表达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宿桂艳 
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SK13YB124)
阿齐兹是E.M.福斯特小说《印度之行》中一个寓意丰富而又内涵深刻的人物形象。作为英国殖民权力规训下的欲望主体,阿齐兹对自身"杂糅"的文化身份认同充满着焦虑和困惑,他对自身及印度民族——国家主体身份和文化的认同经历了一个由混沌...
关键词:《印度之行》 阿齐兹 权力规训 身份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