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Na^+/Ca^2+ "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不同盐碱区白榆、白蜡、紫穗槐、柽柳体内离子分布特征被引量:12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9期277-281,共5页侯军铭 梁海永 王颖 纪清巨 闫继峰 马长明 袁玉欣 
河北省林业局项目"耐盐碱木本植物品种选育与引种"
以沧州地区不同盐碱区域内(非盐、轻盐、中盐、重盐)白榆、白蜡、紫穗槐、柽柳4种植物为实验材料,分析了不同盐碱区域内4种植物体内Na+、K+、Ca2+含量,及在4种植物体不同器官中的运输和分配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盐碱区4种植物体内Na+、K+...
关键词:植物 盐碱区 离子分布 Na^+/K^+ Na^+/Ca^2+ 
NaCl胁迫对南瓜幼苗Na^+及Ca^(2+)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北方园艺》2010年第5期1-3,共3页李卫欣 王鹏 姚太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60015);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08010502);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2003-2005年度)
采用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 mmol/L NaCl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和Ca2+离子含量和Na+/Ca2+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8 d后,不同南瓜品种幼苗Na+含量均明显增加,离子平衡被打破;南瓜幼苗体内的Na+含量、地上部的Na+/Ca2+...
关键词:NACL胁迫 南瓜 Na^+和Ca^2+离子 Na^+/Ca^2+ 
氯化钠胁迫对不同品种南瓜幼苗阳离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3期569-574,共6页李卫欣 陈贵林 任良玉 王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60015);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508010502);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2003-2005)
选择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K+、Ca2+含量、Na+/K+、Na+/Ca2+、钠-钾和钠-钙运输选择性系数(SNa+,K+和SNa+,Ca2+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处理8d后,不同品种南瓜幼苗Na+含量...
关键词:NACL胁迫 南瓜 离子 Na^+/K^+ Na^+/Ca^2+ 
长期使用咪达普利对心肌梗死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心脏功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5年第2期495-495,共1页刘哲 张陆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咪达普利 心肌梗死 基因表达 心脏功能 死亡率 Na^+/Ca^2+ 长期使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Ca^2+释放通道 
细胞内Ca^2+及Na^+/Ca^2+交换体在对比剂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年第9期516-519,共4页杨定位 杨定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370841)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t induced-acute kidney injury,CI-AKI)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明确.有观点认为,细胞内Ca^2+超载是CI-AKI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病理条件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voltage dependence calcium channe...
关键词:Na^+/Ca^2+ 细胞内CA^2+ 急性肾损伤 对比剂 交换体 CA^2+超载 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清热中药对大鼠体温调节中枢Na^+/Ca^(2+)的影响被引量:6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8年第2期25-26,共2页徐刚 曹雅槐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课题
用黄芩、银花、连翘组成清热方,从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介质方面探讨了清热方的解热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降低体温调节中枢Na+/Ca2+,从而抑制体温调定点上移是清热方的解热作用机理之一。
关键词:清热药 体温调节中枢 Na^+/Ca^2+ 药理学 清热方颗粒剂 
新型阻断剂KB-R7943对心室肌细胞Na^+/Ca^(2+)交换电流的影响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6年第1期5-7,共3页徐洪涛 张宁坤 田海涛 刘英明 曹毅 王志国 王军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资助项目;No.20042D0501815;海军卫生部新上项目;No.04HW14
目的观察Na+/Ca2+交换蛋白的新型阻断剂KB-R7943对小鼠心室肌细胞Na+/Ca2+交换电流(INa/Ca)的影响。方法采用打孔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急性分离的单个小鼠心室肌细胞INa/Ca,观察KB-R7943对INa/Ca的作用。结果细胞外灌流含钙溶液,可引...
关键词:Na^+/Ca^2+ 交换电流 KB-R7943 心室肌细胞 膜片钳 
第71届日本循环协会年会选萃(二)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7年第8期14-15,共2页李霞 
临床上40%的慢性心衰(HF)患者死于猝死,主要由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等引起。多数学者认为,慢性心衰时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与心肌电学特性改变和解剖结构重构有关,具体机制涉及心脏负荷过重和心肌过度拉伸引起的...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YANODINE受体 Na^+/Ca^2+ 致命性心律失常 年会 协会 循环 日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