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使学习持续发生——以北京市通州区东方小学《成长手册(数学)》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月艳[1] 杨小东 刘东旭[3] 

机构地区:[1]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数学系,100044 [2]北京市通州区东方小学,101100 [3]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101100

出  处:《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2年第4期6-8,共3页

基  金:北京市教育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zjykt2021tz065

摘  要:“我都让他们多次练习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错题?”。这既是数学老师的困惑也是真实的教与学的样态。以五年级数学为例,教学参考中要求是56节新授课,12节练习课,新授课与练习课的比是14:3;而实际教学中每学期有20周,每周的4课时,3节新授1节练习,新授课与练习课的比是3:1。如何做才能达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呢?“学而不思则罔”,“作业”环节设计被推到了前台。一、拟方案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做数学作业。

关 键 词:学而不思则罔 环节设计 数学老师 练习课 教学参考 北京市通州区 数学作业 创新意识 

分 类 号:G623.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