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海盼
机构地区:[1]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新区北湖英才学校
出 处:《新智慧》2023年第11期16-18,共3页
基 金:长春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三期)专项课题“小学语文字理识字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QGCZX20224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字理分析。《亡羊补牢》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故事,同课的第二则寓言故事是《揠苗助长》。在本课学生需要认识的生字有10个:寓、则、亡、牢、圈、钻、叼、坊、悔、此。本文讨论在教学这10个字的同时,拓展教学“宀”(宝字盖)、“囗”(国字框)和“穴宝盖”三个常用偏旁及“窟”“窿”二字。下面是具体做法。一、字理识字,拓展偏旁(一)字理识“亡”题目是《亡羊补牢》,教学本课,教师应从题目入手,先理解题目的基本含义,题目中正好有两个生字“亡”和“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