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汉敏
出 处:《中华传奇(上旬)》2022年第31期0004-0006,共3页
摘 要:德育不仅仅是国家教育战略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完善的需要。德育的系统性诉求通过理念、目标、课程、方法的一体化建构来实现。强调教育应培养积极公民,通过关注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和优势能力,以及积极体验的放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具备个性化教学理念,理解并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内涵和要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和活动,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经验、能力和风格设计,设计对话平台和多样化的沟通渠道,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以适应当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应持有多元智能观,认识到每个学生在不同智能领域的潜力和优势,尊重学生智能的差异性、特殊性,以及在不同领域中认识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课程改革需要个性化推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意味着承认差异,因为差异是多样化的基础。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支撑个体化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新思维和新理念。中国教育的个体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具有不同的内涵与特点,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在教育实践中的策略和效果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何通过教育策略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强调了教育活动应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4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