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淑萍
机构地区:[1]朝阳市职工大学
出 处:《教育科学》1995年第1期59-59,共1页Education Science
摘 要:教学过程说到底就是信息的传输和接收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递信息主要依赖于两条渠道:一条是以身体态势为媒介的体态语言,另一条是以声音语词为媒介的口头语言。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两条信息传递渠道,不断提高信息传递艺术。 一、充分利用体态语言渠道,增大信息传输的频带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认为语言、板书、教具、模型可以传授知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就是教材的一部分,其整体的任何部分在一定条件下都可成为知识传输的渠道,这就是信息传输的体态语言渠道。例如,教师站着讲课比坐着讲课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信息,表情丰富的教师比表情淡漠的教师能传授更多的信息;精力充沛的教师比精神不振的教师能传授更多的信息;有手势动作的教师比呆板的教师能传授更多的信息。这完全可以从信息论的原理上得到解释。信息论科学告诉我们,在一定时间内,信息量传输的多少取决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频带宽度和在此过程中影响信息传递的信噪比。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信息传递 教学过程 体态语言 信息传输过程 教师 频带宽度 信息论 语言表述能力 传授知识
分 类 号:G424.21[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