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哲学的会通看新理学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国荣[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55-70,共16页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摘  要:冯友兰的新理学是近代中西哲学会通交融的历史产物,本文从三个方面作了分析。第一,冯友兰引入了西方实证主义思潮的逻辑分析方法,以净化传统的形而上学,但他又上承程朱理学,从逻辑上建构了以理、气、道体、大全为基本范畴的新形而上学。第二,冯友兰力图融入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并接受其辩名(语义分析和句法分析)的主张,但他又提出本然命题与实际命题之说,用辩名析理和所谓"负的方法"来沟通超验的理世界与实际经验之间的关系。第三,在伦理学方面,冯友兰赞同实证主义对道德语言进行逻辑分析,但他反对局限于此,认为哲学应与人生相联系,提出了因觉解程度不同而有的人生四种境界说,把进入天与人、真与善相统一的天地境界作为理想目标和逻辑终点。作者从中西哲学的会通和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方面,对新理学的利弊得失作了评价。

关 键 词:冯友兰 逻辑实证主义 新理学 传统形而上学 逻辑分析方法 新实在论 中西哲学 天地境界 伦理学 分析命题 

分 类 号:C55[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