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穆朝庆 

出  处:《中州学刊》1983年第5期99-102,115,共5页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摘  要:一 糊名法和誊录法的历史作用及其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科举制自从隋朝问世,迄至清末西方文化大量输入后而归之于灭亡,在我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宋期间,通过对科举制的一系列改革,使其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如:“别试”、“排座”、“糊名”,“誊录”,“二次评卷”等法的创设,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遏止了官僚权贵对科场的干涉和垄断,防止了一些非法的徇私作弊行为。科举的大门敞开于广大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有才华者提供了学而优则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些新法不仅在宋代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而且对宋以后的历代取士制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科举的史实虽然早已成了遗闻趣事,但是,我们今天各类考试中为防止作弊而采取的编号、排座、糊名、二次评卷等项措施,却与科举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因缘。所以,有必要认真地考察科举中各种规章制度创置的原因及其推行的历史。

关 键 词:殿试 名法 省试 封印 试卷 礼部 科举改革 《宋会要辑稿》 若干问题 考校 

分 类 号:C55[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