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

作品数:805被引量:35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孙久龙方裕谨赵彦昌吴恩荣吴海航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肇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新读写》2024年第12期34-35,共2页韦秉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进士试题唐穆宗长庆元年,礼部侍郎钱徽知举,放①进士郑朗等三十三人,后以段文昌言其不公,诏中书舍人王起、知制诰②白居易重试,驳放卢公亮等十人,贬徽江州刺史。白公集有奏状论此事,大略云:“...
关键词:礼部侍郎 唐穆宗 知制诰 《周礼》 中书舍人 礼部试 文言文 段文昌 
宰相的一件袍子穿了30年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4年第12期41-41,共1页钱国宏 
有谁能相信:在宋、辽两国并立共存的历史时期,竞然有一国的宰相,其一件官袍整整穿了30年!这位书写廉吏传奇的人名叫张俭,是辽国圣宗、兴宗两朝统治时期的著名宰相。张俭(953-1043年),字仲宝,辽朝南京宛平(今属北京)人,历任寺丞、县令、...
关键词:知枢密院事 枢密直学士 寺丞 参知政事 监察御史 礼部郎中 
清代对外法律秩序体系之规范研究
《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162-177,共16页邱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对外法律秩序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CFX053)的阶段性成果。
清朝对外法律秩序的背后,有一套包括《大清会典》与会典则例、以《礼部则例》《理藩院则例》为代表的各部院则例以及《大清律例》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完整而绵密的法规范架构。其中,《大清会典》相关条文是构成清朝对外法律秩序最原则性...
关键词:对外法律秩序 法规范 大清会典 礼部则例 大清律例 
螺钿称雄 细密可贵 朝鲜半岛的漆器源流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22期112-119,共8页首阳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北宋派礼部侍郎路允迪、中书舍人傅墨卿前往高丽,吊祭上一年去世的高丽睿宗。这次出使在宋丽外交史上格外有名,一来是因为船队在海上遇到风暴时,忽然有“神光示现”,众人得以安然无。沿海百姓后将此事附会为“妈...
关键词:礼部侍郎 中书舍人 宣和 宋徽宗 妈祖信仰 外交史 朝鲜半岛 
那场群星闪耀的大宋“高考”
《青年博览》2024年第21期42-43,共2页吴钩 
嘉祐二年(1057年)正月,宋仁宗任命翰林学士欧阳修为权知贡举,翰林学士王、龙图阁直学士梅挚、知制告韩绛、集贤殿修撰范镇为权同知贡举,馆阁校勘梅尧臣为点检试卷官。上述诸人,共同主持当年的科举礼部试(省试)。
关键词:知贡举 直学士 馆阁校勘 集贤殿 群星闪耀 梅尧臣 礼部试 
沈德潜
《语文教学之友》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沈德潜(1673—1769),字碻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学者。乾隆四年(1739),以六十七岁高龄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被乾隆称为“江南老名士”。历任侍读、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升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乾隆三十年(1765)...
关键词:清代诗人 沈德潜 翰林院编修 礼部侍郎 礼部尚书 光禄大夫 内阁学士 归愚 
“都省书画之印”新考——兼谈“礼部评验书画关防”的时代
《文献》2024年第5期110-131,F0002,共23页赵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宫廷与浙派绘画史料整理与研究”(22BF098)阶段性成果。
“都省书画之印”并非元代中书省或秘书监官印,应系明初中书省官印,该印的使用时间不早于朱元璋即吴王位的至正二十四年(1364),使用时间的下限为洪武十三年(1380),此后不再使用。此印主要钤于刻本书籍、法书墨迹、碑帖拓本及绘画册页。...
关键词:都省书画之印 礼部评验书画关防 司印 中书省秘 书监 
“幽忧之疾”的音乐疗法
《少儿国学》2024年第17期38-39,共2页王立刚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礼记·乐记》北宋时期有一个大才子,名叫杨真(zhi),是今天安徽合肥人。年轻时,他参加科举考试,先在合肥参加乡试,后到京城开封参加礼部试,最后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三次考试都考取...
关键词:三元及第 音乐疗法 科举考试 《礼记·乐记》 礼部试 殿试 安徽合肥 科举制度 
唐前期“他官知贡举”问题辨析
《唐史论丛》2024年第1期79-90,共12页张玉兴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之际军府置狱与地方司法制度变革研究”(项目编号:23BZS037)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提出知贡举为唐代主持贡举官员的称谓,是科举选官的关键环节,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唐代以开元二十四年(736)为界,知贡举前期主要是考功员外郎,后期主要是礼部侍郎,非此两官而主持贡举者,称为“他官知贡举”或“权知贡举”[1]。唐...
关键词:礼部侍郎 知贡举 考功员外郎 唐前期 问题辨析 唐后期 关键环节 唐代 
科举史上几多“元”
《寻根》2024年第3期78-83,共6页陶易 
“状元”一词最早来源于唐代的进士科考试,进士第一名被称为“状头”或“状元”。宋代的状元要经过殿试,御笔钦点,礼部试第一名只能叫“省元”。自明代以后,状元每科只有一名(清顺治年间偶有例外),清代每科中秀才考中状元的概率大约为...
关键词:科举考试 进士科 礼部试 科举史 状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