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挂毯的另一面——论翻译的对等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正秋[1] 

机构地区:[1]广州中山大学外文系

出  处:《中国翻译》1991年第1期21-23,27,共4页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摘  要: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奈达 (E.A.Nida)曾给翻译下了一个定义。他说;"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在这段话中,奈达提出了翻译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第一,说出了翻译的本质和任务,奈达正确地指出翻译就是用译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需要补充的是,"信息"在这儿应该包括原语传达出来的各种信息:除语义的、文体的之外,文学作品还应包括形象上的、情景的以及心理效果方面的等等,同时也包括作品本身成功的或不成功方面的信息。第二,指明了翻译的方法,即"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来再现原文的信息。在这里,"对等语"是十分重要的,它涉及到了翻译的对等原则。怎样才算对等?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

关 键 词:翻译家 对等原则 土耳其 对等语 信息 文学作品 原文 奈达 当代翻译理论 译文语言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