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运用联想手段的优越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祖武[1]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

出  处:《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第3期35-37,共3页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摘  要:由一种熟悉的事物联系到有关的其它事物,这就是联想。谈画,想起了齐白石、徐悲鸿;说诗,想起了李白、杜甫;提到埃及,想起了金字塔;论及杂文,想到了鲁迅;等等,都是联想。人们是富于联想的。翻开各种报刊、杂志,谈论人们在生活中进行联想的文章比比皆是,什么“岳母刺字的联想”,“画蛋的联想”……等等。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有联想。幼儿园的孩子们学阿拉伯数字感到困难时,老师便会告诉他们:“1”象棍棒,“2”象小鸭,“3”象耳朵,……“8”象眼镜……。

关 键 词:运用联想 课堂教学 优越性 学生 教师 鲁迅 阿拉伯数字 联系起来 幼儿园 知识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