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汉英翻译中解释学关照下的译者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力燕[1] 薛冬岩[1] 董力方[2] 

机构地区:[1]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出  处:《大家》2012年第2期225-225,共1页Master

基  金: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03037);2011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103050)的研究成果

摘  要:译者是原作与译作、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中介,曾被冠以"译者,舌人也"、"职业媒婆"等各种称呼,长期以来,相对于作者和原作,译者和译作的地位低下,被看作是次要的、第二位的,译者是仆人、奴隶。伽达默尔关于理解的历史性和视域融合的哲学解释学理论从正面肯定了译者和译作,提高了译者和译作的地位。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提到:"

关 键 词:文物古迹 解释学 译者主体性 汉英翻译 伽达默尔 视域融合 主体地位 翻译过程 历史性 译作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