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衬托” 凸现主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蔼北 

机构地区:[1]江西大余中学

出  处:《语文月刊》2002年第12期21-21,共1页

摘  要:衬托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手法,其作用是使作品表达得含蓄婉转一些。现行中学语文取材中不乏"衬托"的用例,如果我们能从中获得其暗示性、感染性和启发性的意蕴,将对我们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有很大裨益。我认为,衬托手法在诗文的具体运用中又有四点不同之处,例析如下: 第一,以事衬人。孙犁写于1958年的散文《黄鹂》,叙述了黄鹂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生存状态,将叙述与描写紧密结合,

关 键 词:衬托手法 中学语文 不同之处 生存状态 写作能力 写作手法 鉴赏水平 感染性 具体运用 启发性 

分 类 号:G634.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