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庆瑞[1]
机构地区:[1]天津商学院马列部
出 处:《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第1期40-43,共4页Science of Social Psychology
摘 要:本文旨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解释心理、意识、认识的本质,并从心理学发展史角度论述了"认识"一直是我国心理学与哲学共同使用的基本概念。认识是心理学和哲学(主要是认识论)共同研究的对象,认识在人脑中的反映的统一性就规定着它们应用的认识这一基本概念的共同性,同时它们又具有各自的确定的研究领域;在我国心理学领域中用"认知"的专门术语取代"认识"的基本概念的错误倾向是从用认知心理学这一术语取代认识心理学这一术语开始的;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解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正确分析、评价、对待心理学领域中某些偏离倾向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指出,"认知"取代"认识"的倾向存在重大原则性的失误,面临这一危机,不能掉以轻心。当务之急是制止心理学发展史上概念和术语的混乱现象的继续发展,期待来日在心理学之树上绽开符合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鲜花。
关 键 词: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识心理学 基本概念 认知心理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心理学哲学 认识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 解释心理学
分 类 号:B84-05[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