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字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静[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出  处:《语文建设》2013年第12期12-13,共2页

摘  要:汉字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甲骨文时代,智慧的先祖将劳动生活的感悟融入造字中,“(人)”侧身为人,“(从)”相比为从,“(众)”多人立于日下为众,“众”何来人多之意,莫非只是一堆笔画的堆积吗?一篇诗词,为何读来满口生香,却总也讲不出妙在何处?如果只用大而无当的“意境美”总括之[J],着实误人子弟.“行”为什么除常见的“行走”义外,还有“行列”义?只因“行”造字形体为“四通八达的路”.高中课文《逍遥游》中有一句:“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此“海运”非今之“海运”,乃是“海+运(运动)”[2]的组合,古汉语多单音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这些看似细微的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语文学习只能是蜻蜒点水,雾里看花.

关 键 词:析字 语文教学 分科教学法 文言文 文言 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 艺术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