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悦[1]
机构地区:[1]北京景山学校
出 处:《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第11期14-15,共2页Basic Education Review
摘 要: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自我完善的愿望。但在现实中,德育更多地演变成一种认知领域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学生仅仅成为接受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容器.而没有真正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值得注意的是:德育中的“物化”倾向日益严重,将学生仅仅视为教育工业下的标准化教育商品,而忽视学生作为“人”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忽视学生作为“人”的生命体验和道德实践,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今学校的德育规范和制度措施不可谓不多。检查与惩罚的力度不可谓不严,但仍然问题重重.正因为忽视了主体的作用,因此,德育要求仅仅是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而没有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需求。
关 键 词:德育过程 学生 教育商品 灌输 教育者 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 愿望 往事 物化
分 类 号:G41[文化科学—教育学] G641[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