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建夕[1]
出 处:《珠海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5-7,共3页
摘 要:道德是人类需要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观与马斯洛的需要说都指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层面,任何人都有道德伦理上的需要。古今中外众多优秀教师和现今师德状况显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教师个体师德水平的高低与其心理需求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人类社会的需要是师德建设的外在动力,教师个体的心理需要是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力。
关 键 词:师德建设 师德水平 外在动力 优秀教师 中外 探析 心理需要 动力机制 发展 状况
分 类 号:N031[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G451[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