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红碎茶香气组成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苗爱清[1] 舒爱民[1] 胡海涛[2] 伍锡岳[2] 庞式[2] 

机构地区:[1]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310008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513042

出  处:《中国茶叶》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China Tea

基  金:本文为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2001001)内容。

摘  要:红碎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最大宗的茶类,占世界茶叶贸易量的70%以上。我国红碎茶随着1964年转子机的研制成功,开始大量生产出口。我国出口的以云南大叶种鲜叶加工而成的红碎茶,浓强鲜突出,品质优良,国内外享有盛誉,但香气稍逊于印度、斯里兰卡高山红碎茶,总体品质受到制约,中高档茶不足40%,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我国红碎茶品质,扩大出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总结红碎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导入乌龙茶的部分加工工艺,

关 键 词:红碎茶 组成研究 香气 20世纪30年代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生产 品质优良 加工工艺 云南大叶种 研制成功 

分 类 号:TS272.5[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