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原[1]
机构地区:[1]日本国立东北大学
出 处:《中国翻译》2006年第5期52-58,共7页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摘 要:一、诗歌翻译刍议我无意否认,诗歌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变换和传达给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也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但同时也认为,在译介中如若过分依赖和拘泥于原作——即死板的教条主义式的翻译,不仅易留下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更会丧失在翻译过程的灵活性和创造力——这与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所言及的“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和傅雷的“神似说”以及钱钟书的“化境说”或许有相通之处。其实,翻译本身就是极其富有接近于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当然这是在没有盲目僭越原作意蕴的范围之内)。尤其是现代诗歌这种感性纯粹的文学形式,严格地说,诗歌基本上是不能翻译的。但为了促进文化与文化、文学与文学、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又不得不通过翻译这一手段和行为来完成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8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