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昭蓉[1]
机构地区:[1]温州中学
出 处:《中学教研(数学版)》2008年第7期31-33,共3页
摘 要: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提出了“内隐学习”的概念,这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外显学习的不知不觉的学习.学习者的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沉淀下来形成了一种对事物属性的无意识结构,这些结构虽然没有整体上升到意识水平,但却潜在地作用于学习者对事物的认知和行为.例如,在解一道数学题目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能解这道题,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解,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是内隐学习.
关 键 词:内隐学习 挖掘 意识结构 心理学家 外显学习 意识水平 学习者 数学题
分 类 号:G442[哲学宗教—心理学] K254[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